要乘坐电梯登上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的观景台,你需要穿过一条穿凿纽约市基岩的隧道。电梯车厢内铺满了LED屏幕,显示着与真实基岩相似的洞穴般的景象。当你向上移动时,屏幕会发生变化,直到你仿佛漂浮在云端,俯瞰着脚下的缩小版城市。在上去的路上,我不禁想象,如果电梯能继续向上,进入太空,到达另一个星系,那里的景色会是什么样子。
我此行的目的是参加尤里·米尔纳关于一项将访问另一个星系并传回照片的真实项目的新闻发布会——尽管听起来有些疯狂,但这远不如我脑海中星际太空电梯的设想那么荒诞。
米尔纳将投入1亿美元,用于一项将数百甚至数千个微型卫星发射到轨道,然后利用激光将它们推向比邻星(下一个恒星)的项目。这些飞船将以光速的20%飞行,在离开地球约20年后抵达比邻星,并将传回人类首次探索另一个恒星的图片和数据。
至少这是他们的梦想,米尔纳组建了一个全明星阵容的专家小组来支持他,并发表鼓舞人心的言论。史蒂芬·霍金、著名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宇航员梅·杰米森、科学普及者安·德鲁扬、天文学家阿维·勒布以及前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主任皮特·沃顿都在场。
霍金说:“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凝视星辰,我们实际上可以到达它们。”
只是我们还做不到——至少现在还不行。尽管微制造、纳米技术和光子学方面的进步使得这个项目有可能实现,但仍有大量工作要做。这需要的不仅仅是米尔纳的1亿美元投资。他认为最终成本可能与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相当,也就是数十亿美元。
据菲尔·卢宾说,他是那个提出用激光推进的微型飞船进行星际旅行想法的人,并且几个月前将这个想法提交给了米尔纳的“突破倡议”项目。最大的挑战将在于建造激光器。这个项目成败的关键在于团队能否建造一个巨大的激光阵列,将它们聚焦成一个强大的100吉瓦(GW)光束。
卢宾告诉《Popular Science》:“我们从未有过如此规模的阵列相位同步。理论上没有理由行不通,但有很多原因可能使其难以实现,包括一些日常问题,比如由于温度波动导致的纤维相位变化,结构中微小的麦克风式变化……各种非常棘手技术问题。这并非易事。”
其他问题,例如飞船的微型化以及制造足够轻薄以减轻重量但又足够坚固以承受星际环境的太阳帆,也可能具有挑战性。
卢宾说:“我认为这需要大约20到30年的时间。”
尽管如此,目前还没有致命的阻碍。尽管前方还有大量工作和不确定性,但最终目标是创造历史,勘察其他太阳系中生命的可能性,并为人类超越自身太阳系的限制铺平道路。谁知道我们在那里会发现什么呢?
勒布说:“我每天都看着窗外我的后院,它看起来都一样,但当我穿过它时,我会看到新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