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极必反,这对于海鲜爱好者来说可能不是个好消息。我们已经知道,食用鱼类存在摄入汞、铅等金属或 DDT 等农药的风险。今天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报告说,我们吃的鱼可能还含有我们产生的塑料颗粒和微小纤维。
“这是一个警钟。”
这项研究的作者,一个来自加利福尼亚和印度尼西亚的科学家团队,从当地鱼市购买了鱼,并检查了这些动物肠道里的内容物。在加利福尼亚和印度尼西亚,研究人员发现大约有四分之一的鱼的消化道内有人造垃圾。他们的研究是首次直接将我们的垃圾与供食用的鱼联系起来。下一步是了解海鲜中的塑料垃圾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何种不良影响。
“这是一个警钟,提醒我们垃圾处理系统并不像应有的那样完善和先进,而这可能会通过食物链反噬我们,”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博士后研究员、该研究的首席作者 Chelsea Rochman 说。
在这项研究中,Rochman 和她的同事从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的一个当地市场购买了 76 条鱼,发现其中 28% 的鱼含有塑料,包括鲭鱼和鲱鱼。在加利福尼亚,该团队检查了来自湾区的 64 条鱼,发现其中四分之一的鱼含有塑料垃圾,包括凤尾鱼、条纹鲈和三文鱼。他们还采集了 12 只太平洋牡蛎的样本,发现其中 4 只含有塑料垃圾。
科学家们目前不知道鱼中的塑料含量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对人类安全构成威胁。然而,他们确实知道,塑料与多种化学物质有关,其中一些是致癌物质,另一些则会干扰我们的激素系统。一旦进入海洋,塑料也会像海绵一样吸附农药和工业化学品等其他污染物。
Rochman 指出,食用海产品的内脏,例如沙丁鱼、贻贝或牡蛎,可能意味着会摄入这些塑料。“如果我们吃下整个食物,我们实际上就吃下了该动物摄入的任何塑料或纤维,”她说。“胃里微小的碎片会对我们造成影响吗?它们可能直接排出体外,但也可能从肠道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Rochman 表示,诸如此类的问题仅仅是许多仍需解答的问题中的一小部分。“尚未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但它们绝对是必要的,美国环保局和其他政府机构都在呼吁进行这些评估,”她说。
科学家们在所有海洋生境中都发现了人造垃圾,从浅水湾和河口到公海,再到深海。因此,Rochman 的团队试图在他们的研究中纳入具有不同栖息地和摄食习性的鱼类。他们没有发现污染与地点或摄食习惯有显著差异,这表明人造垃圾的暴露是普遍存在的。“看起来,总体而言,所有物种都在接触这种材料,”Rochman 告诉《大众科学》(*Popular Science*)。
总而言之,研究人员发现印度尼西亚的鱼类中的垃圾量是加利福尼亚鱼类的三倍。印度尼西亚的鱼类肠道中的垃圾量从零到 21 块不等,而加利福尼亚的鱼类则从零到 10 块不等。Rochman 认为,这些差异很可能与两国截然不同的垃圾处理系统有关。
“当你走在印度尼西亚的海滩上时,你可以涉水而过,塑料堆积得有膝盖那么高。”
她和她的同事们认为,他们在加利福尼亚的鱼类中没有发现那么多塑料碎片,是因为美国拥有相对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垃圾会从人们家中运往垃圾填埋场或回收中心。Rochman 说,这种基础设施在许多印度尼西亚社区并不存在。在研究人员购买鱼的印度尼西亚望加锡,30% 的固体废物在进入水道之前根本没有经过处理。
由于缺乏供水和卫生基础设施,塑料瓶常常是印度尼西亚人获得安全饮用水最便宜的方式。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该研究的另一位作者 Susan Williams 表示,再加上一些小岛屿社区根本没有垃圾处理系统,这意味着大量的塑料瓶和其他包装物被直接扔在地上,最终流入海洋。
“当你走在印度尼西亚的海滩上时,你可以涉水而过,塑料堆积得有膝盖那么高,”Williams 告诉《大众科学》(*PopSci*)。
微小塑料颗粒,即微塑料的存在,是 全球日益严重的问题。今年二月,一组科学家估计,每年有八百万吨塑料垃圾进入世界海洋,并预测这一数字在未来十年内还会增加。他们还点名印度尼西亚与中国一起,是世界海洋塑料污染的主要贡献者。
Rochman 和 Williams 认为,减少海洋中的塑料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多方面努力。Rochman 说,一些干预措施可能包括禁止个人护理产品中的塑料微珠,与大型塑料生产商合作寻找替代材料,甚至可能在家用洗衣机上安装纤维过滤器。
Williams 认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塑料生产量名列前茅的发达国家,应该帮助那些在垃圾处理方面遇到困难的发展中国家。尽管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生产的塑料总量超过美国,但美国人均塑料垃圾产量是中国人均的两倍多。
“我们的大学合作者和我们一起工作的学童,他们知道这是一个问题,”她告诉《大众科学》(*PopSci*)。“他们解决问题的工具比加州人或美国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