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经在酒店睡过觉、露营过,甚至在朋友家留宿过,那么很可能第二天醒来时会感到昏昏沉沉、睡眼惺忪。即使你不记得自己辗转反侧,第二天醒来时你可能也会觉得相当疲惫。好吧,这是因为“本性难移”。当我们在一个新地方睡觉时,我们的大脑实际上处于生存模式,只关闭一半,一侧大脑半球比另一侧更“清醒”。布朗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了这种现象,他们认为这使得我们在听到奇怪的声音时能更好地警觉醒来。他们的研究成果今天发表在期刊《Current Biology》上。
睡眠科学家们长期以来将人类的“首夜效应”(FNE)视为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但他们从未完全理解其工作原理。因此,睡眠科学家 Masako Tamaki 和她的同事们着手研究原因。他们利用先进的神经成像技术,仔细分析了许多睡眠中的大脑。
奇怪的是,他们发现睡眠中的大脑显示出不对称的睡眠活动模式,一侧大脑半球在运转,而另一侧则在休息。虽然活跃的大脑半球并未完全清醒,但它比另一侧更加活跃,甚至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例如,经历首夜效应的研究对象会被“异常”声音惊醒。也许是门吱呀一声,或者是一声尖叫的动物。对于大多数受试者来说,他们大脑中的“夜班”半球是左侧,原因不明。
这种睡眠形式在动物王国中的其他生物身上也能发现。“我们知道海洋哺乳动物和一些鸟类会进行单半球睡眠,即一侧清醒,另一侧睡眠,”共同作者 Yuka Sasaki 在一份声明中说。在海洋中漂流的鲸鱼和海豚在睡眠时非常脆弱,因此它们会一次只让一半大脑休息,以避免被猝不及防地抓住。“我们的大脑可能拥有与鲸鱼和海豚相似的微型系统,”她说。
有了这些知识,睡眠科学家希望找到一种关闭这种机制的方法——主要是为了那些经常出差的人,他们可能一直处于这种睡眠状态。但是,Sasaki 说,这些人有可能可以关闭这种机制。“人类大脑非常灵活,”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