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形飞机是复杂的机器。隐身技术实际上是将两种技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材料和外形,形成飞机的一个外壳,将内部的敏感部件隐藏起来,使其免受敌方雷达的探测。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成功研制了隐形战斗机。只有美国曾将它们投入实战。
今天,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推特上谈论F-35,即美国正在长期研发、造价昂贵的全新一代隐形战斗机。
隐身性是F-35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低雷达特征意味着敌方更难探测到飞机,因此飞机可以在进入危险区域之前更接近目标。在开发F-35A(空军型)、F-35B(海军陆战队型,具备短距起飞和垂直降落能力)以及F-35C(海军型,足够坚固,可在航空母舰上着陆)这三个版本的同时,还要保持其隐身性,这使得飞机在设计上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例如为了隐身任务而设置的小型内置弹舱。自F-35项目启动20年来,隐身性一直是该项目的一个持续不变的重点,空军认为它至关重要,海军、海军陆战队以及购买F-35的外国盟友也普遍认可它的价值。
这些局限性以及成本超支,使得F-35既不受欢迎,又没有真正明显的替代方案。特朗普的提议很简单:“我已要求波音公司为可比的F-18超级大黄蜂进行报价!”这也忽略了这款备受诟病的战斗机核心的隐身技术。F-18可以做很多事情,但它不是一架隐形飞机,而围绕F-35建立的系统都是为了利用其隐身性。
这与建议一架普通的747客机可以执行与基于747机身但造价高昂、高度专业化的“空军一号”变体飞机相同的任务一样荒谬。或者,更直白地说,这就像建议一艘邮轮能够胜任航空母舰的工作:机身对于其任务至关重要,无论F-35有什么缺点,它都拥有隐身的机身,而F-18却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