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新颖的机器人并不多。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真正能够做事的机器人不多。严谨地说,自动化技术推动了当年一些最大的科技故事,包括中国“富士康机器人”助力组装了最新一代的iPhone,以及欧洲空间局的“罗塞塔”探测器,它成为首个传回彗星表面图像的探测器。但这些都不是我们大多数人期待的机器人。去年成为新闻焦点的一些最令人兴奋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AI)项目,可能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才能产生影响。这就是机器人观察的常态。密切关注这个领域,就是以一种令人抓狂的缓慢速度,观察人类历史上一些最强大的技术的发展。尽管你可能已经看到或读到了一些东西,但我们仍处于那个宏大、跨时代的延时摄影视频的开篇部分,影片的结局是机器人阶层为生育权而游行。
但主导2014年机器人领域发展的趋势并非转瞬即逝的潮流。去年的无人机闹剧,从在体育赛事上空盘旋到在国家公园坠毁,与本周在墨西哥发现的运送冰毒的无人机相比,如今已显得颇为陈旧。去年由埃隆·马斯克和斯蒂芬·霍金制造的AI恐慌气氛,已经蔓延到2015年,围绕一份关于AI安全问题的公开信出现了灾难性的报道,马斯克本人还出资1000万美元用于研究如何避免超级智能的末日。与此同时,好莱坞仍在不断变换着,一方面偶尔会进行一些关于智能机器的引人入胜的思想实验,另一方面则陷入了对杀手机器人永无止境、既令人厌倦又毫无新意的陈词滥调。
尽管如此,除非出现某种不可预见的突破,否则今年不会是机器人的时代。普遍自动化的时代仍潜藏在地平线之外。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关键时刻,投资者正在决定哪些方面最具潜力,公众也在决定哪些机器最令人恐惧。以下是2014年的一大亮点,并将继续定义2015年的机器人领域。

投资者终于开始关注机器人领域
2013年似乎是机器人收购的丰收年,谷歌收购了包括波士顿动力公司(Atlas、Big Dog等五角大楼资助的、人们感到恐惧的机器人制造商)在内的七家有前途的公司。但这家搜索引擎巨头并未停止脚步,硅谷的其他公司也是如此。2014年1月,谷歌以据称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总部位于伦敦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Mind。3月份,Facebook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一家五人初创公司Ascenta,旨在利用太阳能动力无人机扩大互联网接入。不到一个月后,谷歌又以6000万至7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太阳能无人机制造商Titan Aerospace,原因与Facebook几乎相同(Titan最初曾与Facebook进行收购谈判)。与此同时,人工智能初创公司Vicarious完成了4000万美元的融资,投资者包括Facebook的马克·扎克伯格以及SpaceX和特斯拉汽车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
如果脱离背景,所有这些资金注入可能看起来都很邪恶,就像一部关于失控智能机器的电影开头的文字滚动。但除了一个例外,这些支出的背后原因更多是实际而非耸人听闻(参见下一条)。谷歌和Facebook希望通过机器人来扩大客户群,进而增加广告收入。他们都对深度学习感兴趣,这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分支,其中包含的算法可以,在其他方面,理解自然语言,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深度学习因其引人入胜的名称以及神经网络和源自传统认知科学的特点,很容易成为机器人恐惧症的目标。但话说回来,它也是苹果Siri的基础。如果你觉得Siri时常犯错和不时出现的智力失误令人不安,那么人工智能末日的可能性就不是你最担心的事情了。
尽管2015年才刚刚开始不到一个月,但去年机器人投资的激增并非偶然。正如GigaOM昨天报道的那样,麻省理工学院衍生公司Jibo(其社交机器人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布)和工业机器人制造商Rethink Robotics的融资总计达到5190万美元。这对于该领域来说是一笔巨款,而Jibo的财务支持有力地表明,投资者突然愿意押注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作为备受瞩目的消费产品,而不是仅限于支持那些不为人知的生产线机器。
虽然这听起来有点牵强,但SpaceX最近获得的10亿美元融资应该算作是机器人领域的一项胜利。这家火箭制造商最大的创新之一就是其对部分或完全自主飞行控制的依赖,包括其将一架自驾火箭助推器降落在一艘自导机器人驳船上的计划。

人工智能恐慌正在抬头
2014年唯一具有好莱坞价值的机器人投资来自埃隆·马斯克,他对Vicarious的贡献构成了他持续致力于保护人类免受一个并不存在的威胁的起因。在去年下半年的评论中,马斯克将人工智能描述为一种即时威胁,“可能比核武器更危险”,并认为其具体风险可能在短短五年内就会出现。马斯克将他在Vicarious和DeepMind的投资者的身份作为证据,表明他已经窥视了幕后,看到了研究人员们正在积极致力于应对人工智能“递归自我改进”带来的末日。马斯克还有一些令人尊敬的同行——去年5月的一篇评论文章,以及12月的一次采访,传奇宇宙学家斯蒂芬·霍金也发出了类似的关于超级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绝的警告。
霍金为《独立报》撰写评论文章的背景非常不幸:这篇文章与电影《超验》的上映有关,这是一部科学垃圾电影,由约翰尼·德普饰演一位垂死的人工智能研究员,他变成了一个邪恶的人工智能。但霍金在BBC的采访中再次表达了他的担忧,他说:“一旦人类开发出人工智能,它就会自行发展,并以不断加快的速度进行自我设计,‘而完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预示着人类的终结。’”
去年全年还发生了其他关于自动化末日的值得关注的讨论,包括两次联合国会议,讨论了致命自主机器人的军事部署。但事实证明,2014年只不过是2015年AI恐慌情绪蔓延的一个令人焦虑的序曲。一份广受关注的、由众多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签署的关于AI安全问题的公开信,其信息被沉迷于《终结者》的记者们瞬间歪曲。这封信的学术广度和严谨的学术语气,也因其发布不到一周后,埃隆·马斯克宣布向AI安全相关研究捐款1000万美元而受到影响。
问题不在于马斯克将他的钱花在了他毫无顾忌的话语所指的地方。而是随该公告发布的视频完全忽略了务实的、近期的安全问题,例如在数据挖掘算法中内置隐私措施,而是直接跳到了机器人统治者。“你可以构建人类文明无法恢复的场景,”马斯克说。这确实是事实。但当你的出发点是科幻小说而非科学时,你也可以构建任何场景。预计2015年将充斥着关于迫在眉睫的机器人大屠杀的耸人听闻的、无限的“如果”猜想。但事实仍然是,2014年没有软件决定杀人,而且在2015年,它还太不成熟,无法做出任何有意义的决定。

好莱坞依然疯狂,并且大多愚蠢地看待机器人
另一方面,在好莱坞,智能机器人无处不在。事实上,就数量而言,2014年可能是科幻机器人出现在电视和电影中最多的年份。它们出现在《Automata》和《The Machine》等小制作电影中,以及《星际穿越》、《机械战警》和《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等大片中。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监制的电视剧《传世》不仅为已经复杂的外星孕育宇航员的故事增添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机器人小孩,而且还在首集中就开始了关于机器人起义的反复讨论。从电视剧《疑犯追踪》中的AI阴谋,到迪士尼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中抢镜的软体机器人,媒体景观充斥着智能机器。
这不一定是好事。抛开这些电影和节目的质量——它们是否作为故事而成功——它们所展示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往往与它们现在的运作方式,或者研究人员对它们在可预见未来的运作方式的预期无关。好莱坞照常运作,主要将机器人用作视觉和叙事上的比喻。汽车人是巨大的外星人,碰巧会流溅射和机油,而《Automata》中的瘦长人形机器人看起来很诡异,但作为功能性技术则很可笑(大多数人形设计都是如此)。
《疑犯追踪》继续在人工智能方面做着有趣的事情,而《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则显然受到了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体机器人研究的启发。但话说回来,大白是一个超级能干的超级英雄,而现实中软体机器人的目标是开发一些最弱、最有意识地无害的自动装置。所以,有光滑的科幻机器人,也有愚蠢的机器人,但从概念层面来看,没有哪一个比得上2013年电影《她》中由斯嘉丽·约翰逊配音的人工智能。《她》展现了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型亲密关系的可能性,它既令人兴奋又令人不安。目前,科幻机器人领域正处于一个相对低迷的时期,无论是对现有技术的探索,还是对未来机器人学的启发。
不过,2015年有望出现更具趣味性的机器人。像《超能查派》和《机械姬》这样的电影将以显然具有同情心的主角机器人为特色,AMC的剧集《真实人类》也是如此。至于HBO翻拍的《西部世界》,让该剧中的机器比原电影中平淡无奇、充满威胁的机器人枪手和有着一颗……空虚心灵的机器人妓女更具启发性,应该不会太难。对于《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也是如此,其核心机器人反派在漫画中从未有过令人信服的形象,但由詹姆斯·斯派德配音,至少可能会为过时的老套路增添一些格调。

无人机犯罪将持续存在
尽管联邦航空管理局在商业无人机监管问题上进展缓慢——许多人认为今年就该出台的规定,现在预计要推迟到2016年或更晚——但私人无人机的数量却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这无疑带来了美好的时光,但也带来了各种表演、危险的胡闹以及不可避免的犯罪。事实证明,在烟花表演上空飞行的DJI Phantom 2无人机搭载GoPro 3运动相机,确实能拍出无可否认的美丽画面。利用它来悬挂一面阿尔巴尼亚国旗在阿尔巴尼亚和塞尔维亚之间的一场世界杯预选赛上?这会导致球迷们因看到一架飞行机器人而欢呼雀跃,然后用椅子追赶足球运动员。在美网公开赛期间,驾驶四旋翼无人机飞越国家网球中心可能会让你被捕,因为成为一名电影制作人并不意味着你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然而,2014年最恶劣的违规者是一对游客,他们在两次明显无关的事件中,将他们的无人机坠毁在怀俄明州的黄石国家公园。一架无人机坠入黄石湖,另一架则飞入了美国最大的著名景点——大棱镜泉。在后一起事件中,无人机的无知主人询问是否可以将其找回后,当局才得知坠毁事件。这两起坠机事件都发生在国家公园管理局禁止在其所有401个公园内使用无人机之后。
但非法无人机操作还有另一个维度,它没那么滑稽。本周,墨西哥警方发现了一架坠毁的无人机,其未交付的载荷为6.6磅冰毒。没有理由认为毒品走私的流行病正在进行中——大多数市售无人机每次充电的续航时间不到半小时,这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有效航程。但显而易见的是,即使在商用无人机历史的这个早期阶段,无人机犯罪已经是生活中的新事实。FAA的规定,无论何时出台,对于希望通过无人机盈利的企业来说都很重要。然而,这些规定不会对那些已经违反现有法律的傻瓜或毒贩产生影响。随着今年更多型号投入市场,机器人肯定会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全国各地的警方报告中。

可穿戴机器人已问世。真的。
最后,一个没有附加条件或缺点的机器人技术发展。2014年是外骨骼可以在家中使用并出现在公共场所的一年,这要归功于ReWalk的个人外骨骼系统获得了FDA的批准。这是一个有趣的里程碑,部分原因在于媒体对残疾人外骨骼的报道普遍存在误导。多年来,ReWalk和Ekso Bionics等公司的设备一直出现在关于外骨骼终于成为现实的报道中。在大多数情况下,被淡化甚至省略的是,这些外骨骼被限制在康复中心,并被归类为实验性设备。如果测试对象或试点参与者在使用系统时跌倒并受伤,医疗保险可能不会涵盖相关的医疗费用。这种情况即使在康复中心也存在,因为FDA在2013年重新分类了外骨骼(它们以前与健��设备属于同一低风险类别)。
那些否则会受限于轮椅的人们,已经穿戴上他们自己的个人机器人,行走在地球上。
本应成为重大新闻的ReWalk在6月份成为美国唯一一家外骨骼可以几乎在美国任何地方使用的公司——这一事件被关于受限使用系统以及五角大楼资助的外骨骼研发的报道所淹没。这些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也包括了脑控假肢和机器人手臂,这些设备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实验性进展,但其使用仍仅限于少数在受控实验室环境中的受试者。但从特效道具制作人为军方TALOS套装工作,该套装旨在增加特种部队携带的防弹衣数量的消息,到一位双截肢者展示一对连接神经的仿生肢体的视频,2014年可能看起来是可穿戴机器人的一年,即使那些备受瞩目的设备都未做好部署准备。
与此同时,ReWalk的个人外骨骼系统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但却创造了历史。一些脊髓损伤的客户,那些本应受限于轮椅的人们,已经穿戴上他们自己的个人机器人,行走在地球上。就在昨天,ReWalk宣布了美国首个私人保险公司对某款外骨骼的报销。这一先例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此前在美国,ReWalk系统已由退伍军人事务部支付,将其使用限制在退伍军人中。本月晚些时候,一名因工伤而轮椅生活了7年的29岁男子将领走一台属于他的个人外骨骼,他可以在任何他选择的地方拥有和操作它。
随着其他公司也在努力获得FDA的批准,这类故事很可能在2015年变得如此普遍,以至于不再值得任何关注。这就是机器人技术的有趣之处。它越融入人类生活,人类的噪音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