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鸟粪繁荣时期,人们开采粪便而非黄金

节选:《野性之心》

任何肥料中的三种主要宏量营养素是氮、磷和钾。在通博拉火山爆发时,氮源包括血液、鱼和粪肥;磷源来自磷矿石、骨骼、鱼和海藻;钾源来自绿砂、海带和灰烬。农业科学推广了这些肥料(至今仍然流行,我家里就堆着大部分),但最受欢迎的产品是南美的鸟粪。

秘鲁鸟粪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作肥料。《印加人史记》的作者加尔西拉索·德·拉·维加在1609年写道:“他们除了海鸟的粪便外,不使用任何其他肥料。秘鲁海岸有各种各样的海鸟,数量庞大,成群结队,如果没亲眼见过,你绝对难以置信。” 洪堡洋流携带冰冷、富含营养的南极水流经秘鲁海岸,滋养了凤鲦鱼群(一种鳀鱼的近亲)。数千年来,数百万鸬鹚、鹈鹕和鰹鸟以凤鲦鱼为食,并将粪便排泄在一连串的沿海岛屿上,那里极其干燥的气候保存了数百万吨的鸟粪。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磷储备堆积在秘鲁南部太平洋海岸钦查群岛上,形成了超过150英尺高的桌状山。

Wild at Heart Alice Outwater book excerpt bat guano
野性之心,作者是爱丽丝·奥特沃特,现已上市。由圣马丁出版社提供。

普鲁士博物学家和地理学家亚历山大·冯·洪堡是第一个推广鸟粪的欧洲人。他当时在秘鲁测量即将命名的洪堡洋流的温度,并经常去卸载鸟粪的码头。洪堡于1804年将鸟粪样本带回欧洲,并将其交给“当时最好的分析化学家”。他关于鸟粪施肥效用的广泛阅读的文章引发了鸟粪热潮。正如格雷戈里·T·库什曼在《鸟粪与太平洋世界的开启》一书中所写,世界上的鸟粪时代就此开始。英国安东尼·吉布斯父子公司的代表于1841年与秘鲁政府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很快,每年约有300艘满载鸟粪的船只离开秘鲁。

秘鲁的鸟粪热潮从1840年持续到1870年,期间有1200万吨鸟粪运往欧洲和北美,价值5亿美元。1877年,A. J. 杜菲尔德指出,“只有在秘鲁,我们才发现一个黄金白银时代与一个肥料时代并存。” 欧洲式农业对鸟粪沉积物的依赖在1909年弗里茨·哈伯开发了工业固氮的哈伯-博施法后逐渐减退。如今,氨基肥料为地球上约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人口提供食物。

节选自爱丽丝·奥特沃特所著的《野性之心:美国从剥削到救赎的动荡自然关系》。经圣马丁出版社许可转载。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