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动物要住进我们家里?

狗狗是怎么爬上我的床的?
Scott Schiller, CC BY-NC

如果你养了宠物,你很可能不止一次被熟睡的毛茸茸的伙伴压得动弹不得。你有没有停下来想过,它们到底在那儿做什么?不是想你为什么会被像盘子一样大的眼睛和湿漉漉的鼻子征服,而是想,我们最初是怎么让动物住进我们的房子里(并在我们腿上睡觉)的?

各种技术革命带来了改变人类进化轨迹的浪潮,但没有任何一项像12000年前的动植物驯化和农业的出现那样,彻底改变了智人。现代社会和文明的基础——大型民族国家以及成千上万甚至数百万人聚集而居——都是建立在人类共同避免整日外出觅食的愿望之上的。

驯化的谷物和粮食——曾经在野外采集、我们培育它们在我们想要的时间和地点生长——显然是这一从狩猎采集向定居生活过渡的重大驱动力。驯化的动物——也就是家畜——也是如此。不难看出,人类为什么与这些生物发展出如此复杂共生关系:这样做对我们有利。驯化的动物为人类提供了肉、奶制品、皮革、羊毛、交通工具、耕作和军事力量,甚至还有肥料。但是,像燕尾服猫这样的生物,究竟是如何开始在早晨用爪子拍打你的脸的呢?

什么是驯化?

在弗拉菲(Fluffy)能在你的衣柜里用猫砂盆大小便之前,它的物种就已经被驯化了。被驯化的动物和仅仅被驯服的动物之间有明显的区别。被驯服的动物经过训练,能表现出对人类友好的行为,而被驯化的动物则经历了进化路径的改变,以适应人类的需求。无数的动物已经被,并将继续被驯服,但真正被驯化的则少得多。地理学家兼人类学家贾里德·戴蒙德在他的普利策奖获奖著作《枪炮、病菌与钢铁》中,如此描述驯化:

这是一种相当枯燥的说法,意思是,基本上,驯化动物与其野生同类在基因上是不同的;而驯服的动物只是学会了某种行为。一只被驯服的黑猩猩之所以不乱扔粪便,是因为它学会了不这样做。但如果那只黑猩猩在野外生了孩子,你最好相信有些粪便会被扔出去。没有经过几代在圈养中的繁殖,像听从人类命令或不扔粪便这样的性状,一旦自然规律开始起作用,就会完全消失。

例如,大象在古代被用作战争机器,至今仍在东南亚作为役用动物。但它们是被驯服的,而不是被驯化的。你看到的每一头驮着人或拖着原木的大象,正如戴蒙德所说,“只是[一只]被捕获并驯服的野生大象。”

驯化动物在外观上也与众不同。由于几代人的选择性繁殖,许多物种在体型、颜色和形状上都发生了变化。动物进化以适应环境是有道理的——即使那个环境是人类的腿。康奈尔大学的生物学家亚当·博伊科说:“一只在蒙古野外奔跑的比熊犬不会活得很好。”

大英图书馆

它是如何发生的?

是古代人类指着一只特别可爱的狼,宣布我们的两个物种将永远是最好的朋友吗?可能不是。但是,随着人类与动物之间在野外形成自然关系,我们对它们独特技能的利用启动了驯化过程。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巴黎分部研究主管让-丹尼斯·维涅解释说,这种转变是“人类与物种之间一种特别强烈的生态互动,随后被人类的意图所加强。”

这意味着,人类和其他动物经常擦肩而过,并且共生地围绕彼此建立生计——就像许多野生动物经常做的那样。在这些关系中的某个时刻,人类意识到让这些生物留在身边的好处,并积极地扮演了留住它们的角色。于是,驯化的巨大齿轮开始转动。维涅说:“驯化的途径因物种而异,但我们可以说,总体趋势总是相同的。”

猫和狗是如何被驯化的

你可能知道斯卡菲(Scruffy)这条狗是你口水直流的门卫,它急切地等待你的到来,以便舔干净你的脸;或者霍拉修先生(Mr. Horatio)是那只对你不冷不热的猫,它睡在你的键盘上(有时会导致键盘失灵);但许多宠物最初并不是作为宠物被驯化的;它们做的事情,直接或间接地使它们身边的人受益,并且被培育来继续这样做。

Eurasian gray wolf walking in the snow
Valeriy Yurko

博伊科领导的最新研究表明,第一批狗起源于大约15000年前的中亚。博伊科和他的同事认为,新的人类狩猎技术,可能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对灰狼的食物来源造成了打击。一些有想法的小狗开始跟着游荡的人类队伍,希望能捡到肉屑。人类很快利用了它们的用处,将狗培育成哨兵、狩猎伙伴、雪橇犬、营地清理者,以及履行各种其他职责。最终,人类拥有了足够的资源和闲暇时间来饲养动物以供娱乐和展示,这使我们培育出了各种奇怪的生物。

猫,不出所料,更多地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到人类身边的。它们来到人类社会的时间比狗晚一些,大约在10000年前,随着农业的出现。大型、集中的、杂乱的人群和谷仓吸引了大量的鼠标和老鼠,而这又吸引了猫。对饥饿的猫科动物来说,如此唾手可得的食物实在太诱人了,它们开始潜伏在人类定居点周围。人类因为摆脱了啮齿动物的困扰而感激不已,欣然让它们留在身边。和狗一样,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工业化,猫的猎手角色最终更多地转变为可爱的伴侣。然而,在世界许多国家,猫仍然履行着它们在古代被驯化时所扮演的佣兵角色。

Sonelle 摄,来自 Wikimedia Commons

我能驯化任何东西吗?

不能。这不像抓住两只动物,让它们交配,然后一代代重复那样简单。在地球上所有动植物物种中,很少有物种已经被,或者能够被驯化。要能被驯化,一个物种必须具备恰到好处的性状。

贾里德·戴蒙德用“能被驯化的动物都相似;每一种不能被驯化的动物都以自己的方式不能被驯化”来描述这一现象。如果一个物种缺少了驯化的任何一个关键要素——例如,能够圈养繁殖——那么试图将其驯服的努力都将注定失败。这解释了为什么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被驯化为家畜的“大型哺乳动物”数量只有可怜的14种。

当然,这个数字显然不包括已被驯化的物种总数,但它确实说明了成功驯化的难度(然而,在20世纪,新的物种仍在被驯化。狐狸就是一个特别可爱的例子)。对某些动物来说,驯化根本不可能。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大象在数千年来一直被人类使用,但至今它们仍未被驯化。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在圈养环境下繁殖困难,就算能做到也极其不易。

Peter Wadsworth

难怪你的狗狗总是睡在你身上:从野外狩猎和觅食到在你客厅里懒散地闲逛,这趟旅程花了数千年的时间。虽然并非所有的狗和猫都在捕杀老鼠或发出警报,但它们仍然以其他方式为人类提供服务——即使它们提供的只是拥抱。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