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飞船看起来像SpaceX的——原因如下

今天所有载人飞船看起来都差不多,这是有充分理由的。
包括:中国新载人飞船设计(左上);SpaceX的载人龙飞船(右上);波音的CST-100(左下);以及NASA的猎户座(右下)。由Sarah Fecht整理。

中国最近公布了其计划在2020年代用于载人和载货进入太空的飞船设计图,这款设计看起来惊人地熟悉。平顶、倾斜的侧面和宽大的底部,如今所有正在开发中的载人飞船看起来都像水果软糖。这个形状是从哪里来的?

你可能从把阿波罗宇航员送回家的飞船上认出它。除了少数例外,载人航天自那时以来几乎没有多大变化。联盟号飞船今天也使用类似的形状,而SpaceX、波音和NASA都在设计几乎完全相同的新飞船。

所有这些飞船之所以相似,是因为飞船设计者必须应对三个相互竞争的变量:重量、空间和热量。

Apollo Moon cocncept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重量是头号问题,”佛罗里达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师、近期书籍《载人航天器设计原理》的作者Pasquale Sforza说。“所有东西都必须严格为重量而设计。”

宇航员需要尽可能大的空间来完成工作并保持舒适。但飞船每增加一磅重量,发射成本就可能增加10,000美元。为了最大化空间,飞船设计者喜欢使用球形。它们能在最小化表面积(墙壁)的同时,最大化内部容积。

“重量是头号问题。”

但完美的球体不行。当飞船以每小时17,000到25,000英里的速度返回地球时,它们会穿过空气并产生大量摩擦。摩擦会产生危险的热量,飞船的形状决定了飞行器会变得多热。

在早期将物品送入太空再返回的时代,工程师们尝试了尖头飞行器。那些尖锐的鼻锥在减少阻力和高效穿过空气方面效果很好,但不幸的是,它们在尝试重返大气层时融化了。

是NASA航空工程师Harry Julian Allan提出了使用钝头重返大气层飞行器的想法,就像我们今天使用的那样。

blunt-bodied spacecraft in black and white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一旦建造完成,猎户座、载人龙飞船以及其他飞船将底部朝前落入大气层。它们宽大的底部将在下降过程中与空气分子碰撞。这些粒子会从飞行器上反弹并撞击迎面而来的空气。这会在飞行器周围形成一层空气,使飞行器产生的冲击波不会接触到它。这层空气可以保护飞船免受重返大气层时的高温影响,并塑造其周围的气流。

相比之下,尖锐的头部会接触到冲击波,使飞船最前方暴露在极高的温度下。

flying plane in black and white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同样,狭窄的球体在偏转热量方面效果不佳,但更大的球体又会过于笨重,难以维持实际重量。所以结果就是介于两者之间。飞船设计者给这些飞船提供了非常大的球体圆底,但削掉了侧面以减轻不必要的重量。

猎户座工程师Stuart McClung说,圆形的底部很重要。“如果你把它做成平的,效率会非常低。这就像把一块平板推过水——压力波可能会让它变得非常颠簸和混乱。”

illustrated Apollo's reentry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飞船的侧面逐渐变窄到顶部,因为当飞行器底部朝前重返大气层时,它会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在 Atmospheric 中滑行,而不是直接下落。倾斜的侧面意味着在滑行过程中,飞船暴露在摩擦中的部分较少,这意味着侧面不需要额外的隔热板,这会使飞行器更重。

航天飞机呢?

Space shuttle discovery landing at the Edwards air force base
NASA/Jim Ross

退役的航天飞机是“水果软糖规则”的一个例外。本质上是一架飞机,航天飞机设计成水平降落在跑道上,以便以后重复使用。但它仍然遵循与阿波罗系列飞船相同的规则。航天飞机不是机头朝前进入大气层。相反,它以一个急剧的角度接近地球,使其宽大的底部朝向大气层——基本上是肚子朝下地“翻滚”进入地球大气层。

水星号和双子星号飞船也与“水果软糖”形状略有不同。这些飞船更像漏斗形,狭窄的圆柱形顶部逐渐变宽成熟悉的锥形底部。就像阿波罗飞船一样,那个锥形底部首先进入大气层。拉长的部分只是汽车后备箱的航空当量。

Project Mercury ballistic capsule plan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Sforza解释说:“如果你要去骑自行车旅行,但你的后备箱里没有足够的空间放自行车,你可能会把它绑在汽车顶部。”水星号和双子星号飞船也是如此。

然而,Sforza说,“把所有东西都挂在飞船后面不是个好主意。这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不好的稳定性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阿波罗的解决方案确实是最好的折衷方案。”

Boeing CST-100 in space
波音
concept plan for china's crew capsule
通过SinoDefense
spacex crew dragon in a engineering lab
SpaceX
mock-up of the orion capsule
Sarah Fecht/Popular Science
Russian Soyuz capsule on the ground
Sergey Vigovskiy 经NASA授权
Apollo crew members practicing for their mission in a pool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