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号空间站是什么?

1986年2月20日,一枚质子号火箭从哈萨克斯坦的发射场升空,飞往近地轨道。它的载荷是一个被指定为17KS的模块,也就是“和平号”空间站的核心舱。在接下来的15年里,模块被不断添加和重新配置,促使一些人将这个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模块化空间站比作“拼插玩具”。但无论它当时多么非传统,从它的名字中可以学到很多。“Mir”大致可以翻译为“和平”或“世界”,但更微妙的翻译是“村庄”。如果将美国和苏联的航天计划视为一个村庄,那么“和平号”是为了实现任务目标而将所有人聚集在一起。

“和平号”的故事始于1976年,当时苏联承诺改进“礼炮号”空间站计划。与美国的“天空实验室”一样,“礼炮号”是一个单模块空间站,所有实验和系统都必须准备好安装在整体结构内部。一旦进入轨道,就没有真正的方法来补充这些空间站的资源或添加额外的模块来扩展它们在轨道上的能力。但美国人和苏联人都知道这将是一项有价值的能力,更不用说建造一个更大、更完整的空间站来执行更大的任务了;沃纳·冯·布劳恩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是建造空间站的最早倡导者之一。“和平号”成为了这一新颖想法的第一个概念验证。

“和平号”的核心模块反映了它早期作为“礼炮号”一部分的历史。该模块与“礼炮6号”和“礼炮7号”空间站相似,但在一个关键方面有所不同:内部拥挤程度。这个如今的空间站模型在每个新模块添加了额外的功能和研究站,所以核心舱并不拥挤。而“礼炮号”装满了仪器舱段和有效载荷,"和平号"的核心舱则有两个小型乘员舱。

Mir in orbit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从那时起,模块使“和平号”变得更大、能力更强。1987年4月12日,“Kvant-1”号对接到了核心舱,为不断增长的空间站增加了测量遥远星系、类星体和中子星的电磁光谱和X射线发射的仪器。该模块还配备了一个使用陀螺仪而非推进剂反作用控制的姿态控制系统,使得整个空间站更易于操纵。第二个“Kvant”模块,“Kvant-2”号于1989年12月6日被运送到“和平号”,还带来了第二套陀螺仪、一个用于简化太空行走的气闸舱、一个类似于NASA载人机动装置的喷气背包,以及一个能够回收水和产生可呼吸氧气的新生命支持系统。通过这个模块,空间站开始变得真正自给自足,或者至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自给自足。

接着添加了“Kristall”模块。当它于1990年6月10日对接时,它为“和平号”提供了两个等径对接端口,可以对接“联盟号”飞船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尽管后者从未访问过该空间站。“Kristall”号确实接待了另一架航天飞机;自1995年起,它一直是NASA航天飞机对接的地点。“和平号”的最后两个部分,即“Spektr”模块和“Priroda”模块,分别于1995年6月和1996年4月添加。此时,苏联已经解体,"和平号"归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所有并由其运营。

Mir in 1991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在其十年建造期间,“和平号”并非空无一人。第一批船员在1986年3月中旬,空间站还只是一个核心模块时就已登船。从第一批船员到2000年最后一批船员离开,“和平号”共接待了28个长期船员。这些大部分是俄罗斯的考察任务,持续了大约六个月,一些宇航员与一个船员一同发射,并与另一个船员一同返回。

但通过合作项目,也有其他国家的人员登上了“和平号”。“Intercosmos”计划从1978年持续到1988年,期间“和平号”接待了来自华沙条约组织国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及亲苏的不结盟国家的访客。“Euromir”计划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是俄罗斯联邦航天局与欧洲航天局之间的合作。“Shuttle–Mir Program”是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合作,期间宇航员乘坐“联盟号”飞船前往“和平号”,而宇航员则乘坐航天飞机,通过“Kristall”模块与“和平号”对接。

“和平号”的实际运行寿命远远超过了计划的五年,并最终接待了来自12个不同国家的125名宇航员,进行了17次考察任务。但技术问题和磨损最终还是对其造成了影响。2000年11月,俄罗斯政府宣布“和平号”将退役并脱离轨道。2001年1月24日,一艘装载燃料的“进步号”货船与“和平号”会合,然后点燃发动机,开始引导空间站受控地穿过大气层。空间站坠毁在南太平洋,距离新西兰1500多英里。

关于“和平号”还有很多可以说的,包括一些非常有趣的惊险时刻和濒临灾难的事件。在您评论之前:我正在处理这些内容;请放心!我只是想先写一篇概述性文章!资料来源:NASA;NASA;NASARussian Space WebUniverse Today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我的学术背景是科学史,但我从小就对太空飞行感兴趣,那是在我小学时,我看到了一张两个宇航员在月球上的卡通画。我把七岁时对阿波罗计划的好奇心转化为一名太空飞行历史学家和自由撰稿人的职业生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