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更新。最初发布于2018年5月1日。
根据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学会的数据,每年约有5000万美国人遭受过敏症的困扰。他们的痛苦可能有很多形式,从像股市一样追踪花粉量起伏的季节性流鼻涕者,到必须全年提防花生或鸡蛋或草莓的食物过敏者。
过敏症已成为如此普遍的担忧和讨论话题,以至于这个词似乎几乎失去了意义——即使它曾经有过意义。“人们用‘过敏’来形容他们只是不喜欢的一切,”Weill Cornell Medicine的耳鼻喉科医生兼教授William Reisacher说。“我有一个病人来看感冒。她说:‘我想我是过敏了。’我说:‘不,这是感冒,这是病毒。’她说:‘好吧,我对病毒过敏。’”
“过敏症”一词是由维也纳儿科医生Baron Clemens von Pirquet于1906年创造的,它是希腊语“allos”(意为“改变”)和“ergon”(意为“反应”)的组合。“这个词的意思就是‘不同的反应’。仅此而已,”Reisacher说。起初,医学界拒绝了这个观点,但von Pirquet的工作最终重新定义了我们对免疫学的看法。(事实证明,我们的免疫系统在试图保护我们的同时,也可能伤害我们。)
医生们并非唯一将这个模糊、诱人且极其时髦的短语纳入其词汇量的人。正如Juan Manuel Igea在2013年《过敏症》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中所写的那样,“这个词[过敏症]早就逃离了医生,走进了街头,在那里它也被通俗地用作反感和拒绝的同义词。”
[相关:如何区分季节性过敏和COVID-19症状]
如今,过敏症医生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尽管如此,Reisacher说,医生们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一直在研究轻度和重度过敏症在细胞水平上的真正作用,并且能够为患者提供对其疾病的真实、具体的解释,并越来越多地提供真正的解决方案。但首先,我们**必须**开始正确使用这个词。方法如下。
过敏性鼻炎
如今,常见的过敏症通常由免疫球蛋白E(IgE)抗体的存在来定义。基本上,花粉等过敏原与IgE抗体结合,在敏感人群中引发组胺的释放。组胺会结合到我们体内的细胞上,如果数量足够多,就会引起打喷嚏、瘙痒和其他季节性过敏症状。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服用苯海拉明或其他“抗组胺药”来阻止反应。这也是真正的过敏症——对相当常见的化合物产生的侵略性(甚至可能是误导性)免疫系统反应的结果。
季节性过敏,就像你现在可能开始经历的那种,是非常真实的过敏。这种过敏反应被称为过敏性鼻炎或花粉症,在春夏两季出现,当花粉和霉菌孢子在植物疯狂繁殖时释放出来,很容易被附近的鼻子吸入。在敏感人群中,这些微小的物质可能导致严重的刺激,包括流鼻涕、瘙痒、打喷嚏、鼻塞,甚至全身乏力。
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则全年困扰着人们。瘙痒、打喷嚏和鼻塞的症状是由尘螨和蟑螂、猫狗皮屑以及霉菌引起的。有时对某些食物的敏感性也会触发这些症状。
食物和毒液过敏
在机械层面上,食物过敏的运作方式与过敏性鼻炎大致相同。但这种IgE介导的反应通常更具侵略性。当一些人接触到过敏原时,他们不会出现眼睛瘙痒或荨麻疹,而是直接进入过敏性休克。身体会释放大量的组胺,导致气道收缩,舌头和喉咙肿胀,血压下降。“有些人接触到他们过敏的食物时,那些储存组胺的细胞会一次性释放出来,”Reisacher说,“这会导致血管渗漏。”如果没有医疗干预,许多处于过敏性休克状态的人可能会死亡。
虽然理论上许多过敏原都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有几种过敏症是已知会致命的。这包括乳胶、青霉素和其他药物,以及昆虫叮咬。然而,大多数问题来自于少数几种食物过敏原:坚果、鱼和贝类、鸡蛋、大豆和牛奶。
其中大多数食物过敏似乎是自然发生的,但至少有一种是可以后天获得的。那就是哺乳动物肉类过敏,一种由感染了孤独星蜱(Lone Star tick)叮咬引起的对红肉的过敏反应。正如《PopSci》在一篇关于此主题的文章中所解释的那样,这种特定昆虫的叮咬会导致人类对一种名为半乳糖-α-1,3-半乳糖(称为α-半乳糖)的碳水化合物产生过敏。当感染者食用牛肉或猪肉时,他们的身体会触发IgE介导的反应,包括组胺。
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与食物过敏不同。事实上,它们严格来说并不是过敏。在与持怀疑态度的服务员打交道或在国外旅行时,说“过敏”仍然是将某种特定成分从你的餐盘中排除的最可靠方式。但是食物不耐受,尽管常常很糟糕,但通常不会致命。
[相关:入侵性火蚁可能是我们对抗引起红肉过敏的蜱虫的最佳希望]
以牛奶为例。对于牛奶过敏者来说,在麦片中加一点牛奶会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荨麻疹、皮肤瘙痒,甚至过敏性休克。然而,更常见的是乳糖不耐受。在乳糖不耐受者的麦片中加一点牛奶可能会导致腹部绞痛、便秘或腹泻,但也就这样了。区别在于,对于牛奶过敏者来说,牛奶会触发组胺的产生,而乳糖不耐受者只是没有产生足够的乳糖酶来分解牛奶中的乳糖。许多食物不耐受,虽然是消化系统问题的合理来源,但可能还没有明确的生物学原因,就像我自己的葱属植物不耐受一样,这使得大蒜、洋葱及其类似物成为肠道上的威胁。
接触性过敏
并非所有过敏都是由摄入、注射或吸入引起的。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发生在敏感人群的皮肤接触到过敏原时。从乳胶手套到镍、毒藤到化妆品,任何东西都可能引起这种反应。在这些情况下,反应通常停留在表面。一个人可能会看到他们的皮肤出现丘疹、鳞屑或发红,以应对过敏性化合物,这可能需要几周才能消退。但这些反应也可能更严重。接触毒藤,特别是乳胶,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
自身免疫性疾病
过去几年里,有一种“过敏症”占据了公众讨论的中心——尽管它根本不是过敏症。乳糜泻,它导致对麸质(小麦中发现的一组蛋白质)的严重反应,影响了约200万美国人。但它不是IgE介导的食物过敏;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乳糜泻患者在食用麸质后会出现许多令人痛苦的症状,从疲劳到恶心。其中一些症状与食物过敏或不耐受的症状重叠。但乳糜泻的主要症状完全不同。对于乳糜泻患者来说,摄入麸质会导致身体攻击小肠,阻碍正常的营养吸收。而大多数人在得到适当治疗的过敏反应后能完全康复,乳糜泻患者则会面临骨骼脆弱(由于钙质吸收不良)、贫血(铁质也是如此)以及其他相关健康问题。研究还表明,他们患肠道淋巴瘤等癌症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苯海拉明对这种“过敏症”无效——组胺不是罪魁祸首。
这有什么关系?
自从von Pirquet首次创造“过敏症”一词以来,一个世纪以来,医生们一直在不懈地努力理解过敏反应、免疫紊乱、不耐受以及相关问题。他们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从危及生命的过敏性花生症到日常的宠物皮屑流鼻涕。但在边缘地带——比如谁会想到大蒜不耐受?——仍有许多未解之谜。正确使用“过敏症”一词对于诊断仍然很重要,但对于有这些问题的人来说,坦诚地与医生沟通并管理这些问题,则更为重要。谁知道在这个过程中会做出什么新发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