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在度过新年夜,等待着历史性太空事件的消息。美国宇航局的新视野号,曾因在 2015 年首次访问冥王星而闻名,现在正以 飞掠 2014 MU69 再次引起轰动。2014 MU69 是一个比冥王星远十亿英里、距离地球 41 亿英里的天体。如果新视野号成功,这次遭遇将代表着探测器首次探索到最遥远的天体。
这个天体未经官方命名,被称为“天涯海角”(Ultima Thule),它是一个位于被称为柯伊伯带的寒冷宇宙深处的区域。由于极低的温度和缺乏直射阳光,那里的天体几乎保留了太阳系早期形成的原始构成。研究人员希望,研究这些遥远的天体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太阳诞生之初存在哪些构成要素,以及这些要素是如何以及为何聚集形成行星的。更深入地理解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我们了解自身的起源,还能为我们提供关于行星形成过程在不同(或极端)环境下可能如何不同的见解——从而帮助我们确定哪里、何时以及如何最有可能形成 宜居行星。
“鉴于它的形成地点以及天涯海角不够大,无法像冥王星和更大的行星那样拥有地质活动引擎,我们预计天涯海角将是有史以来探索过的保存最完好的行星构成要素样本,”首席研究员 艾伦·斯特恩(Alan Stern)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实际上,天涯海角应该是一个宝贵的窗口,让我们得以窥探行星形成的早期阶段以及 45 亿多年前太阳系的样子。”
新视野号预计将从天涯海角大约 2200 英里(约 3540 公里)的距离飞过,这个距离比该探测器接近冥王星的距离近三倍。您可以通过下面的直播观看美国宇航局约翰霍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的任务团队模拟倒计时最接近时刻(1 月 1 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 12:33)的画面。

实际信号接收的直播报道定于周二上午 9:45 开始,关于探测器状态的新闻发布会定于上午 11:30 举行。在新闻发布会上,我们或许能看到图像,更多图像将于 1 月 2 日在线发布。我们会随着更新的到来发布更多关于任务的信息!
自 12 月 26 日起,新视野号就一直处于“遭遇模式”(Encounter Mode, EM)。这意味着,如果在其飞行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它将立即使用其软件尝试纠正问题,而不是向地球发送求助信号。这听起来可能很冒险,但这是必要的:由于探测器距离地球非常遥远,新视野号向地球发送消息单程就需要六个小时。因此,如果探测器按照常规程序在遇到问题时停下来寻求帮助,在我们得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前,我们可能就会错过记录 MU69 数据的重要时机。一切迹象表明此次飞掠将成功,但直到新视野号“打电话”向美国宇航局祝贺新年,一切都将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