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盗一号》如何复活了死星

电影的视觉特效专家解释了如何创造出最重要的角色。

如果没有约翰·诺尔,就不会有《侠盗一号》。十多年前,当时担任《星球大战》前传视觉特效总监的诺尔有一个简单的想法:如果反抗军像《碟中谍》一样,偷走了死星的蓝图呢?

到 2012 年,诺尔已被晋升为工业光魔公司的首席创意官。该公司负责该系列所有电影的视觉特效,诺尔将这个故事线作为一个与《星球大战》正统史独特偏离的创意提出。

在《侠盗一号》中,死星与琴·厄索或卡西安·安多一样,都是一个角色。这艘战舰无处不在,是一个巨大而令人畏惧的实体,笼罩着整个情节。因此,有如此多的银幕时间献给死星,它需要看起来逼真。而这正是出现了一个小问题——最初的死星模型早已丢失,被收藏家买走了。

当然,工业光魔可以用各种计算机程序来制作死星,但诺尔知道那是一个有缺陷的策略,他试图让死星“活”过来。“当人们在银幕上看到它时,它需要看起来是他们熟悉和喜爱的那个死星,”他说。

增加的难度是死星的建筑复杂性——这是第一次同时展示了其极点和赤道沟槽。

“加里斯(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将摄像机放置在不同的位置,这些是我们以前从未放置过摄像机的地方,这为我们提供了机会,让我们看到死星的这些新区域,”工业光魔数字主管拉塞尔·保罗说,他的团队深度参与了这台银河超级武器的创造。

当乔治·卢卡斯在《新希望》中首次展示死星时,他使用了一个直径 3 英尺的模型来拍摄,将其置于画面的一角。电影拍完后,布景被拆除,所有物品都被运往加州北部的一个仓库,随后被遗忘。“当乔治拍摄电影时,没有人预料到它会成为一场全球性的文化现象,”诺尔说。几年后,没有人认领这些物品,仓库被拍卖;这个模型最终被卖给了亚马逊员工古兹·洛佩兹,他非官方地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星球大战》博物馆。“这绝对是一个疏忽,”诺尔承认。

自第四集及后续集上映以来的几十年里,计算机和软件已经足够先进,所以不再完全需要使用模型——“即使是和五年前相比,硬件也大大改进了,”保罗说——但诺尔在《侠盗一号》剧本开始开发后意识到,工业光魔的数字模型部门仍然需要死星的原始线框模型。

“迟早我们需要在太空中描绘死星,”诺尔在拍摄开始前这样描述自己的思路。“我们需要它的模型等价物。”

琴·厄索的任务是阻止这艘战舰的研发,这意味着死星实际上将成为影片中的一个角色——实际上,比工业光魔的人们预期的还要多。“我们没想到它会成为一个背景角色,”保罗说,“但我们也想不到我们会以现在的水平看到它。”

工业光魔担忧的症结在于要满足流行文化中可能最狂热的粉丝群体的期望。“当人们看到这个死星时,它应该看起来像我们从第四集认识和喜爱的那个,”诺尔说,“虽然每个面板都在正确的位置可能并不重要,但作为一个热爱《星球大战》的人,我认为进行一次非常精确的重建是可能的。”

他继续说:“加里斯用一种非常纪录片式的真实感拍摄风格进行指导,这通常是为了重现你记忆中的事物,而不是事物实际的样子。当涉及到死星时,他希望重现这些熟悉的画面,但执行得更好。”

然而,由于最初的模型失踪了,诺尔在 2013 年夏天使用 3D 建模软件 Modo 从头开始重建了死星。“我想这会是一个有趣的项目,”他说。他从修复后的原始胶片中提取了死星的画面,并严格参考了最近发现的图形动画视频——这两份资料构成了诺尔重新构想的死星的基础。

为了在《侠盗一号》中更细致地描绘死星的所有细节——从成千上万的面板到点状纹理——诺尔收集了大约 30 张原始模型的图像(从档案和互联网上提取),并在 Photoshop 中绘制了每一张图像。“我想要顶面和底面的图片,以及特写,”他说。“基本上,任何我能找到的东西。”这些图纸包括点状纹理,这是概念设计师兼插画师拉尔夫·麦奎里为原始模型外部设计的。

“如果我等到它在车间制作出来,”诺尔说,“我永远无法为我想要的这种吹毛求疵的细节辩护。我只会收到反对意见,但我认为可以对一切进行非常精确的重建,包括面板和舷窗,都准确地呈现。”

尽管诺尔说这是一个“耗时且枯燥的过程”,但当他谈论重新创造和重新引入死星时,喜悦显而易见。“我白天要忙于各种制作会议,晚上有空时,我就会去我的图书馆办公室,做这些小项目。”画完每一条线图后,他将这些作品转移到 Modo 中,在那里他将这些精心编排的面板和线条的“主地图”投射到他的死星 CG 模型上,然后进行展开。这个渲染就是影片中出现的死星的基础。“现在的死星细节多得多,规模和范围也更大,”诺尔说,他甚至花了一些时间来调整战舰的尺寸,因为其南部半球的尺寸一直不均匀且特别扁平。

“要将死星的所有外观融合在一起是棘手的,”他说。“原始模型的点状纹理意味着要表现出瓷砖的精细光影。我们通过几何细节和足够的变差来实现这一点,如果你眯着眼睛看,这个新的死星看起来就像 3 英尺模型的一部分。”

诺尔将这些细节称为“倍频程”,当他将线框设计交给保罗和他由三名艺术家组成的团队,为死星带来“全新的真实感水平”。保罗在几种不同的计算机软件程序之间切换——Maya 用于建模,MARI 用于纹理打包,Katana 用于渲染——创建了各种死星模型。他开发的一个特别的版本是死星受到阳光照射在其表面上。“我们能够进行交互式光影建模,以及光线如何在死星上发挥作用,”他说。“我们以前从未能够做到这一点。”

保罗最初分配了大约六周时间来创建所有不同的死星模型,但在五个月后,当我在秋季与他交谈时,他的团队仍在开发中。“要达到我们所需的外观,这是最具挑战性的资产之一,”他声称。

The Death Star in Rogue One
“现在的死星细节多得多,规模和范围也更大,”诺尔说。工业光魔 (Industrial Light & Magic)

但真正让《侠盗一号》的死星区别于所有其他版本,以及它如何从一个抽象的反派转变为拥有电影任何角色分量的角色,在于它使用了巨大的 LED 面板,这些面板被认为是电影照明的未来,因为它们相对容易使用。由 VER 提供,这家领先的 LED 照明和特效公司曾为《地心引力》中照亮桑德拉·布洛克的脸而制造了 20 英尺 x 20 英尺的盒子,这 700 多个 LED 面板被以各种方式使用,使死星感觉它真的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有一场戏,一个角色看起来像是在生活区,看到了外面的一个星球,” VER 的项目经理乔尼·亨特说。“通常情况下,这会在绿幕上拍摄,星球会在后期制作中添加,但因为我们可以将内容输入到 LED 屏幕上,它不仅提供了照明效果,还让场景感觉更真实。”

VER 建造了两种不同的 LED 面板——52 英尺高的装置用于死星舰桥场景;另一个巨大的 114 英尺高的 万向节稳定器装置,用于验证《侠盗一号》的飞船。前者既用作光源,也取代了绿幕:电影摄影指导格雷格·弗雷泽自看过《地心引力》后就一直想与 VER 合作,这家公司曾参与过《光荣的奴隶》(Birth of a Nation) 和《奇幻森林》(The Jungle Book) 等电影的制作,已成为替代 LED 用途的蓬勃发展领域的领导者。

在舰桥拍摄的少数几个场景中,近 90 万个 LED 不仅照亮了画面,还被用作背景显示数字内容(如外面的附近行星和交互式地图),并营造出所需的光泽黑色地板上的反射效果。由于 LED 面板的反光,弗雷泽可以尝试不同的柔光技术,反射与演员的动作交织在一起,增加了另一个逼真元素。“这在后期制作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亨特说。

当拍摄涉及 X 翼战斗机和其他飞船的场景时,《侠盗一号》依赖于万向节,这是亨特见过的最大的。亨特说,VER 大约有一个月的时间来建造这个装置——另一个面板大约花了一天时间,因为“我们习惯于在摇滚乐和演唱会巡演中工作,所以我们习惯于快速安装东西”——它被专门组装成一个光源。万向节本质上是一个 180 度弯曲的圆柱体,带有一个屋顶和超过 500 万个 LED。然而,对于涉及超光速的场景来说,它是至关重要的:“在超光速中,人从前到后的移动用移动灯(场景通常的照明方式)很难实现,而如果你只是在 LED 设置上播放一个媒体服务器上的剪辑,那么它就是看起来就像有人真的在进行超光速旅行。”

亨特继续说道:“市面上确实有更大的装置,但与《地心引力》相比,这部电影的万向节是它的 10 倍大。”

无论《侠盗一号》在评论界和商业上取得何种成功,这部电影对《星球大战》宇宙细节的关注,以及它对 LED 的使用,都可能使《侠盗一号》成为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