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 年,Facebook 在美国推出了专门针对儿童的即时通讯应用。这款带有霓虹色调、由父母控制的标准应用版本,引起了一些轰动,但也伴随着大量的怀疑。这家科技巨头将 Messenger Kids 定位为家长可以 负责任地让孩子 接触到未来极其数字化的生活的一种方式。然而,批评人士表示,Facebook 其实只是构建了一个色彩鲜艳的 数据收集工具,它会收集你孩子的数据,并“从小培养”。但上市一年后,(至少对我来说)很明显,这款应用真正的受害者是成年人——因为他们不能使用它。
从视觉上看,Messenger Kids 就像一个贝蒂·克罗克(Betty Crocker)的五彩纸屑蛋糕。这款应用与普通 Messenger 的标志相同,但带有青柠绿色的渐变圆点。当用户第一次打开它时——他们只有在 2005 年或之后出生,或者创建一个假扮 13 岁以下人士的账户才能做到——他们会看到几个品红色的面板,每个面板代表一个由父母批准的联系人。你可以发送文字消息和进行视频聊天,就像在普通应用中一样,只是这次视频聊天包含了几十种增强现实选项,所以你可以尝试戴上圣诞老人的胡子,或者看着 UFO 绑架一头牛,而这头牛正从你妈妈头上玉米地的图像中消失。总之,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古怪。
从结构上看,Messenger Kids 要严肃得多。它被宣传为一个坚不可摧的(尽管是虚拟的)堡垒。父母是唯一能够激活并积极管理该儿童应用的人。他们必须下载、安装并创建与他们自己的 Facebook 账户永久关联的账户。通过 标准 Messenger 应用 中的仪表板,他们可以在孩子尽情发挥创意后继续施加控制。每一个恐龙面具的自拍照都可以被监控,任何联系人都可以被批准或屏蔽。父母甚至可以将他们的孩子的应用锁定在“睡眠模式”下,从远处有效地关闭应用。最重要的是,Messenger Kids 没有广告和应用内购买:即使是在儿童平台中也很少见。
虽然人们确实有理由担心孩子如何访问和使用社交媒体,但大多数成年人应该更多地担心自己。每节省一分钟的 Gmail 智能撰写 AI 时间,就感觉我们又花了一个小时在其他功能上。得益于 基于数十年行为心理学研究设计的 令人上瘾的 设计 策略,普通美国人每天花费约 6 小时使用数字媒体,其副作用从身体上的(因屏幕时间导致眼睛干涩)到心理上的(被手机忽略而造成的,即使很小的伤害)都有。
Messenger Kids 很可能是在 让孩子们习得这些非常成人的社交媒体烦恼。但它可以成为我们如何为成年人解决这些问题的榜样。在某些方面,它已经做到了。
以睡眠模式为例。夜间使用电子设备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一项又一项研究表明,屏幕发出的蓝光足以 扰乱身体的昼夜节律,促使 Reddit 等平台推出 “暗模式”,苹果公司也在电脑上提供“夜览”黄光滤镜。但这些方法都未经测试,尽管它们可能缓解移动设备的一些最负面影响,但远非万能药。
似乎很少有成年人会接受像 Messenger Kids 这样的关停——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仅仅因为时钟切换到了晚上 8 点,就直接关闭你的设备。但 2018 年已经证明了这个理论的谬误:新的 iOS 和 Android 软件推出了屏幕时间监控功能。你不仅可以看到你在每个应用上花费了多少时间,还可以为每个应用设置最大使用时间。超过了 Twitter 的 15 分钟限制?那可不行。(当然,除非你作为一个成年人登录并更改自己的设置。)
Messenger Kids 这颗彩色钻石的其他方面也同样令人向往。许多知名应用精简后的国际版本也是如此,其中大多数应用最终都受益于其有限的功能。无广告的体验?报名!强大的安全工具?当然!强制性的承诺“善良、尊重、安全、[并]玩得开心”?也许不行。但是,嘿,我们都可以找到一个理由来反思,为什么我们会在这个消息应用上,或者说在社交媒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