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十年前,塑料的用量超过了钢铁,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材料。诚然,价格实惠且易于成型的聚合物为现代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如特百惠!特氟龙!魔术贴!),并在飞机、汽车和智能手机等领域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一个问题:与它所替代的许多金属不同,塑料很难修复;即使是肉眼看不见的断裂也会损害其强度。一类新型智能塑料能够自行修复裂缝,用于修补破裂的手机屏幕或缝合飞机机翼。
南希·索托斯(Nancy Sottos)在20世纪90年代就率先涉足这一领域。她在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团队开发了能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自我修复的复合材料。
其中一种通过修复金属结构上的塑料涂层,延长了船舶、桥梁和风力涡轮机的使用寿命。“划痕会损害传统涂层,”索托斯说,这可能导致生锈。一种早期自修复塑料(现由子公司 Autonomic Materials 出售)在其中嵌入了微胶囊。当塑料出现裂缝时,微胶囊会破裂,释放出树脂和催化剂,它们会发生反应填补裂缝。
对于完全由复合材料制成的物品,如汽车保险杠或飞机机翼,微胶囊就派不上用场了。一旦微胶囊失效,该处就无法再进行修复。索托斯最新的复合材料之一含有细长的通道,能够将自修复剂输送到裂缝处,反复进行修复。在实验室中,该材料能够修复同一个部位30次。但索托斯表示,在应用于安全关键型应用(即,我们将在汽车保险杠自修复很久之后才能看到飞机自修复)之前,可能还需要20年的时间才能达到足够的可靠性。
极端环境下的材料需要更具创造力。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工程师梅利克·德米雷尔(Melik Demirel)没有依赖板载催化剂,而是创造了一种聚合物,其修复反应可以通过水、热和压力来触发。其蛋白质模仿了鱿鱼牙齿,鱿鱼牙齿通过重新连接断裂的氢键来修复自身。
“氢键是自然界将一切结合在一起的方式,”德米雷尔说,因此修复后的材料可以恢复到其原始的化学成分,从而恢复其原始强度。到目前为止,他的团队已经修复了狗玩具和乐高积木模型。未来,这种方法可以修复深海光纤电缆。
最终,自修复塑料甚至可能进入太空。密歇根大学的高分子科学家斯科特·扎瓦达(Scott Zavada)设计了一种将空气反应性液体夹在聚合物层之间的材料。当聚合物被刺穿时,容器内的空气会与液体发生反应,并在不到一秒钟内将其硬化。它有一天可以密封火星栖息地被飞行碎片打出的孔洞。
展望未来,索托斯关注的是她称之为“永恒材料”的东西。我们的身体和其他自然系统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再生,但形状却从未真正改变。所以她想知道聚合物是否能够超越自然:“如果有一种材料不会老化呢?”
本文最初发表于《大众科学》2016年3月/4月号,标题为“智能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