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你和你的朋友亲密无间,你的自我保护意识可能也会阻止你在你的哥们儿乔明显感冒的时候给他一个大大的熊抱。我的意思是,乔,我们不是说你因为流鼻涕就不能和我们一起玩,但是不行,你不能喝我一口汽水。太恶心了。
结果发现,狮尾狒——一种非常爱社交的旧世界猴科动物——也有类似的策略。某种程度上。为了避免在群体中传播寄生虫,这些猴子会避免给某个猴子梳毛——这原本是一种常见的社交活动——如果它们粪便闻起来不对劲。
这项新发现于周五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是致力于揭示这些灵长类动物秘密生活的一个持续的研究项目的一部分。研究人员一直在追踪一群约140只生活在加蓬南部狮尾狒。
该项目大体上旨在研究社会行为的进化。但寄生虫恰恰是紧密社会结构的一个不幸的副作用。这很直接:寄生虫需要从宿主跳到宿主才能生存,所以道理上说,随着动物的隔离程度降低,它们更容易受到寄生虫病的侵害。社会性动物显然已经进化出了一些应对方法,但社会结构与寄生虫病之间关系的细节仍然模糊。
“我们目前知道的是传染风险与宿主密度或活动范围模式之间密切相关,”研究作者在项目网站上写道。“我们目前不知道,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物种,寄生虫对个体之间社会交往的细微后果。”
狮尾狒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来了解更多。它们生活在可以容纳数百个个体的庞大“群体”中(或者说,雌性和幼崽是这样——成年雄性独自生活,除非是繁殖季节),而且像许多猴子一样,它们会互相梳毛作为一种社交活动。所有这些触摸和舔舐对寄生虫来说都是好极了的消息。
因此,在2.5年的时间里,研究人员追踪了25只猴子,观察它们的行为——并收集了粪便样本。
通过比较行为观察和粪便分析数据,研究人员得以揭示出一个聪明的策略:狮尾狒不会将生病的群体成员排斥在外,但它们确实会减少对它们的梳毛。科学家们观察到,随着个体感染的寄生虫数量增加,梳毛率会下降,但一旦研究人员治疗并治愈了生病的狮尾狒,它们的朋友就会再次开始给它们梳毛。让患有寄生虫的猴子远离梳毛圈有助于保持群体健康,而不会扰乱社会结构。
而挑剔的狮尾狒可能从粪便中获取线索。
分析表明,富含原生动物的粪便样本与健康猴子的样本具有不同的化学特征,研究人员怀疑生病的粪便可能散发出一种特殊的香味。果然,当狮尾狒暴露在不同寄生虫水平的粪便样本中时,它们更倾向于避开不健康的排泄物。
“结果符合我们的假设,但这项研究令人兴奋,因为我们通过相关性和实验方法表明,狮尾狒采取了一种微妙的策略来降低感染某些胃肠道原生动物的风险,”第一作者兼进化生物学家Clémence Poirotte说。“它们不会简单地将受感染的个体排除在群体之外,而是避免给它们梳毛,尤其是在肛周区域,而这个行为在寄生虫传播方面风险很高。”
“这表明,检测受感染个体并据此调整社会行为的能力,可能有助于社会性物种应对群体生活带来的寄生虫风险增加。”
也许有一天,像狮尾狒这样的遥远灵长类亲戚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进化中其他类似的适应性。我们可能不会到处闻对方的屁股,但我们肯定学会了警惕别人的鼻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