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由 Grist 发表。在此处 订阅 Grist 的每周通讯。
在任何给定时刻,原油都被从地球深处泵出。这些油泥中的一部分被送到炼油厂加工成塑料,然后就成了你手中的手机、你窗户上的百叶窗、挂在你圣诞树上的装饰品。
尽管科学家们知道制造这些产品会排放多少二氧化碳(一部新 iPhone 相当于驾驶 200 多英里),但关于有多少碳被储存在其中的研究却很少。周五发表在《Cell Reports Sustainabilit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估计,在最近的 25 年里,来自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数十亿吨碳被储存在小玩意、建筑材料和其他持久的人造物品中,这些物品被研究人员称为“技术圈”。
根据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研究人员的这项研究,每年有 4 亿吨碳被添加到技术圈的库存中,其增长速度略快于化石燃料排放。但在许多情况下,技术圈并不能永久地储存这些碳;如果物品被丢弃并焚烧,它们最终也会导致大气变暖。2011 年,提取的化石碳中有 9% 被储存在技术圈的物品和基础设施中,如果这些物品被燃烧,其数量几乎相当于当年欧盟的排放量。
“这就像一颗定时炸弹,”格罗宁根大学的生态经济学家、该论文的资深作者 Klaus Hubacek 说。“我们从地下提取大量的化石资源,并将它们放入技术圈,然后让它们闲置在那里。但在一件物品的生命周期结束后会发生什么?”
“技术圈”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960 年,当时一位名叫 Wil Lepkowski 的科学作家在《Science》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现代人已经成为他自己的技术圈中一个没有目标、孤独的囚徒”。从那时起,这个词,作为“生物圈”的衍生词,被生态学家和地质学家用来应对人类给地球造成的物质负担。
“问题在于,我们在制造和建造东西的过程中极其浪费,”英国莱斯特大学古生物学教授 Jan Zalasiewicz 说,他没有参与格罗宁根大学的研究。
2016 年,Zalasiewicz 和他的同事发表了一篇论文,估计技术圈已发展到约30 万亿吨,这个数量是所有人类堆叠在一起的总质量的 10 万倍。该论文还发现,“技术化石”——独特的人造物品——的数量超过了地球上独特物种的数量。2020 年,另一组研究人员发现,技术圈大约每 20 年翻一番,现在可能已经超过了所有生物的重量。
“问题是,技术圈如何影响生物圈?”Zalasiewicz 说。例如,塑料袋和渔网会缠死遇到它们的动物。而且,与森林和海洋等可以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自然生态系统不同,人类“回收利用的能力并不强,”Zalasiewicz 说。
如何以更气候友好的方式处理所有这些废弃物,正是格罗宁根大学的研究人员想要引起关注的问题。他们的研究考察了 1995 年至 2019 年间使用至少一年的 84 亿吨人造化石碳。近 30% 的碳被困在橡胶和塑料中,其中大部分是家用电器;另有四分之一被储存在沥青中,沥青是原油在建筑中使用的副产品。
“一旦你丢弃了这些东西,问题就来了,你如何处理那些碳?”Kaan Hidiroglu 说,他是这项研究的作者之一,也是格罗宁根大学能源与环境研究博士生。“如果你把它们放进焚化炉燃烧,你就会立即向大气中释放更多的碳排放,这是我们真的不想做的事情。”
该论文估计,每年,技术圈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化石产品被焚烧。另外三分之一被填埋,这可以作为一种长期的碳汇。但不幸的是,作者承认,这些填埋场经常会渗漏化学物质,释放甲烷,或将微塑料释放到环境中。不到三分之一被回收——这个解决方案本身也存在问题——还有一小部分被随意丢弃。
“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方面需要妥善处理,”Hubacek 说。尽管如此,他认为,如果管理得当,填埋场是一个很好的起点。根据这项研究,大部分被填埋的化石碳在 50 多年内会缓慢分解并保持原地。通过设计产品使其易于回收并延长使用寿命,可以帮助碳被困住更长时间。
Hubacek 表示,最终,真正的解决方案始于人们质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减少消费,并尽量避免一开始就制造它。但一旦你拥有了它,那时我们就需要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做。”
本文最初发布在Grist,网址是 https://grist.org/science/gadgets-carbon-sinks-technosphere-study/。
Grist 是一家非营利性、独立媒体组织,致力于讲述气候解决方案和公正未来的故事。更多信息请访问 Gris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