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制作了猛犸象肉丸,但别急着拿起叉子

一家初创公司在不到两周的时间里,通过用大象 DNA 填补基因空白,培育出了猛犸象肉丸。
Woolly mammoth meatball on stone plate atop smoky table
猛犸象肉丸是真的,但没人知道你的胃会如何消化它。Aico Lind/Vow

更新 3/31/23:另一家食品科技公司 Paleo 声称,他们于 2021 年首次开发了拥有猛犸象肌红蛋白的专利申请中的肉类,现在正考虑对 Vow 采取法律行动。本文已根据他们的评论以及 Vow 的回应进行了更新。

多年来,研究人员和伦理学家一直在争论复活猛犸象方法、可能性和是否应该——与此同时,据报道,一家初创公司已经率先制作出了自己的版本。正如《卫报》首次报道的那样,一家名为Vow的澳大利亚公司推出了据称是第一个混合猛犸象肉丸,该肉丸由该物种 DNA 片段与大象细胞拼接而成。通过这样做,这家初创公司希望推动向可能环保、可持续的实验室培育肉类更快地过渡,同时强调人类对物种灭绝的影响。但另一家初创公司声称他们首先开发了猛犸象肌红蛋白技术,并正在考虑对 Vow 采取法律行动。

工业化畜牧业和消费被广泛认为是温室气体排放和水资源消耗的最大贡献者之一。气候专家一再强调从食肉思维转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选择的重要性,但对于如此习惯于喜欢的、文化强化的饮食的人们来说,这可能是一个艰难的要求。虽然实验室培育的肉类替代品越来越受到关注,但 Vow 希望通过将标志性的冰河时代巨兽以微型肉丸的形式复活,来引起人们对前沿可能性的关注。

[相关:FDA 表示这种实验室培育的鸡肉对人类安全。]

尽管概念非常奇特,但制造猛犸象肉丸似乎“极其简单快捷”,昆士兰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教授 Ernst Wolvetang 表示,他与培育肉制造商合作。更重要的是,Wolvetang 的团队只用了“几周时间”就收获了在绵羊肌母细胞中培育出的约 200 亿个猛犸象-大象肉细胞。

作者Lincoln Michel对此消息感到惊讶。“这也许已经是陈词滥调了,但现在现实很难跟上讽刺,”他告诉《PopSci》。“Michel 的 2021 年科幻小说《The Body Scout》在反乌托邦、赛博朋克背景下,以一种俏皮的方式提到了来自早已灭绝的动物物种的实验室培育美食。“我写《The Body Scout》时,认为加入猛犸象汉堡和照烧霸王龙翅就是对现代资本主义平庸化愿景的幽默评论,”他说。“我没想到在出版后仅仅两年就看到了猛犸象零食。”

[相关:如何享受素食肉类,真正地帮助地球。]

Vow 已经计划在年底前通过类似方法向新加坡的餐厅供应实验室培育的日本鹌鹑。此外,据报道,该公司已研究了 50 多种可添加到菜单上的物种,包括水牛、鳄鱼、袋鼠和各种鱼类。渡渡鸟似乎是研究人员的首选,但未能成功,因为它们缺乏必要的 DNA 序列。

但可预见的未来,你还别想参与猛犸象的品尝测试。正如 Wolvetang 告诉《卫报》的那样,人类已经数千年没有摄入猛犸象蛋白质了,所以无法知道免疫系统将如何应对这种食物。相反,这款肉丸更多的是一种象征,代表了培育动物蛋白行业希望实现的目标。如果将相同的方法继续应用于常见食用动物,那么消费者将可以获得全新的营养途径。正如一位研究人员向《卫报》解释的那样,“通过培育牛肉、猪肉、鸡肉和海鲜,我们可以在减少传统畜牧业排放方面产生最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总部位于比利时的一家“精密发酵公司”Paleo声称,Vow 关于率先开发猛犸象肌红蛋白肉的说法是错误的。“当我们得知 [Vow 的公告] 时,我们感到很惊讶,”Paleo 的首席执行官 Hermes Sanctorum 在提供给《PopSci》的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早在九个月前就发布了新闻稿,宣布我们基于基础研究和创新,开发了完全相同的猛犸象蛋白质(肌红蛋白)。”

Paleo 的代表声称,他们已经在产品发布前联系了 Vow。据称,Vow 回应说,他们的猛犸象肉丸“不是食物”,并驳回了 Paleo 的担忧。“当 Vow 声称没有人尝过猛犸象肌红蛋白时,这根本不是真的,”Sanctorum 说,并补充说,“我们开发了猛犸象肌红蛋白,并在实验室里品尝了它。”

Sanctorum 描述猛犸象蛋白质的“芳香特征”比其他物种“更强”,这意味着它“闻起来和尝起来都更像肉”,而且颜色“更鲜艳”的红色。Paleo 声称,他们提交的专利申请已经过审查,并且近一年前就已公开供竞争对手查看。在给《PopSci》的一封电子邮件中,Vow 的一位代表否认了这些指控,称他们的猛犸象肉丸是“完全由 Vow 的科学家 [和合作者] 的辛勤工作和创新精神构思、开发和创造的,并且结合了公开可用的基因数据和 Vow 自有的专有生产工艺”,并表示将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维护“其声誉、创新和员工”。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