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大众经典车型电动ID.BUZZ

我们试驾了这款几乎神话般的欧洲版车型。以下是它的驾驶体验。
ID.BUZZ的欧洲版。Dan Carney

人们常说“戈勒姆”、“小妖精”和经典大众巴士的新一代车型都是虚构传说中的神话生物,但与前两者不同的是,大众ID.BUZZ终于成为了一款真实可驾驶的机器,而《科学美国人》有机会亲自驾驶了一番。

想象一下驾驶汽车界的“尼斯湖水怪”,这正是驾驶一辆真实的2023款大众ID.BUZZ全电动巴士行驶在日常街道上的感觉,周围都是普通车辆。其夸张的复古造型会让路人忍俊不禁,而且停在公共充电桩时,恐怕很难避免一场临时的问答会。

这款ID.BUZZ不是概念车,也不是预生产原型车,更不是像我们之前测试过的疯狂的福特Mustang Mach-E 1400那样的非真实车辆。大众汽车在2001年至2016年间推出了三款不同的概念厢式货车,吊足了粉丝的胃口,为经典巴士的新版本做好了铺垫,最终在2017年展示了ID.BUZZ量产车型的概念版本。

然而,我们试驾的车辆是欧洲市场配置,所以尽管这款ID.BUZZ不像大脚怪那样虚无缥缈,但它也不是美国消费者在美国经销商那里能买到的车型。

相反,这款车型(基础价67,000美元)是短轴距(118英寸)、两排五座的型号,我们美国将无法获得。我们将获得一款更长、拥有三排座椅、可容纳七名乘客的车型。但除此之外,这款试驾车辆准确地代表了我们将在经销商那里看到的产品。不幸的是,我们必须等到2024年才能把它开回家,因为大众汽车正专注于满足欧洲市场的订单,而这款厢式货车已在欧洲上市销售。

然而,如果您想要ID.BUZZ的电动驾驶体验,却又不想拥有酷炫的怀旧造型、高昂的价格或漫长的等待,那么大众汽车的ID.4跨界SUV今天就能提供大部分相同的体验,因为这两款车都共享其模块化电动工具包(MEB是德语缩写)平台以及仪表板控件和显示屏。 

大众汽车的第一代巴士是基于甲壳虫紧凑型汽车的平台打造的,生产了一款深受“婴儿潮一代”喜爱的载人工具,他们曾开着它去了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但动力严重不足。Westfalia露营车版本在车顶配有弹出式帐篷,后来的改进版本将发动机从风冷改为水冷,以提高功率。大众EuroVan是最后一款进口到美国的巴士版本,于2003年在此结束了其销售。

而现在,终于,电动版本来了。

基础价格为67,000美元。Dan Carney

ID.BUZZ的驾驶体验

ID.BUZZ和ID.4之间的共享平台意味着,一款82千瓦时的电池组(可用容量为77千瓦时)为一台201马力的电动机供电,该电动机可使巴士在10秒内加速到60英里/小时。驾驶体验与ID.4类似,配备了用于选择前进或倒车的旋转式换挡杆,电子助力转向系统有些迟钝,对路面的反馈感不强,但其令人印象深刻的超小转弯半径使得车辆很容易停入停车位。

将换挡杆扭转至“D”挡,然后再扭转一次,将其设置为高再生模式,在您松开油门踏板时为电池充电。然而,虽然这款车提供了大部分的单踏板驾驶体验,但当您松开油门时,ID.BUZZ并不会完全停下来,所以在走走停停的交通状况下,您仍然需要在加速器和刹车之间切换。

美国市场将推出的长轴距车型由于轴距加长,需要更大的空间才能掉头,但欧版车型的紧凑转弯半径表明,即使是长轴距车型,也仍然很容易对准停车位。

目前,ID.BUZZ仍然配备了与ID.4相同的、让许多车主恼火的ID.COCKPIT电容触摸控件,用于控制车门锁和音量等功能。我们只能希望大众汽车能在美国车型上用一些体面的物理旋钮和按钮来替换这些控件。

ID.BUZZ的内饰。Dan Carney

ID.BUZZ的内饰也让人联想到ID.4。虽然造型差异很大,但大部分内饰表面使用的坚硬、不亲肤的材料却是一样的。我们试驾车辆座椅的内饰是一种不错的组合,接触乘客的部分是复古格子布,而易于擦拭的乙烯基材料则用于其他区域。

唯一无法改变的是大众工程师如何将MEB平台与ID.BUZZ的车身匹配。一方面,这款厢式货车比ID.4宽了大约六英寸,但座椅似乎仍位于车内的相同位置。这使得车门离乘客更远,导致门板上的扶手远得无法使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众汽车在 van 的前排桶形座椅两侧都配备了可折叠的扶手。放下外侧扶手,您就能在需要的地方获得支撑。如果您在离开车辆时忘记将其折叠起来,肋部会传来不愉快的提醒,说明扶手是放下的。想象一下每天都要面对这种情况。

车门离 van 的乘客较远,其好处是下门板上有足够的空间放置 XXL 号的水瓶架,因此流行的 Yeti 型巨型水瓶可以装进 ID.BUZZ 的水瓶架里。

MEB平台的另一个特点是,作为一个电动车平台,它将巴士的12个电池模块安装在地板中。因此,地板非常高,使得上下车成为一项挑战,特别是对于身材较矮的人来说。车内的扶手通常位于前门开口上方,这是首选位置。但ID.BUZZ除了地板高之外,车顶也非常高,这可能会使那些最需要它们的人够不到这些扶手。

ID.BUZZ的地板离地22英寸,但在门开口处有凹槽,使其降低到19.5英寸,以便为乘客提供一个攀爬的脚踏点。相比之下,克莱斯勒Town & Country衍生的大众Routan小型货车,这是大众汽车最近一款在美国市场销售的厢式货车,其地板离地17.5英寸。

人们习惯了SUV离地更高,但SUV通常会使用踏板来提供进入的台阶,而ID.BUZZ没有。人们还习惯了后车门上的窗户实际上可以打开。这对于SUV的铰接式后门和家庭厢式货车的滑动后门来说是常态,但ID.BUZZ后车门上的窗户是固定关闭的,这使得在后排乘客晕车时,更难将紧急新鲜空气送往他们那里。

容易晕车的人在ID.BUZZ上尤其会感到不适,因为其非常硬的悬架提供了出人意料的严苛的乘坐体验,而这款车在地板上却载有1000磅的电池配重。

过硬的弹簧导致ID.BUZZ在每一个颠簸和路面不平处都会发出“砰”的一声,这很不舒服。但更糟糕的是它倾向于急剧地左右摇摆,而悬架又缺乏柔韧性来吸收不规则的颠簸,尤其是在路面右侧常见的不平之处。

试驾车辆配备了可选的20英寸车轮,这是设计师们钟爱的配置。但其低扁平比的轮胎缺乏侧壁高度来提供缓冲,从而实现平稳的行驶。如果给ID.BUZZ配备18英寸车轮,并希望工程师们为美国市场软化弹簧,这个问题或许就能解决。

欧洲版的轴距比美国版短。Dan Carney

ID.BUZZ的续航里程

ID.BUZZ当然是电动车,所以讨论其电气化操作的方面是很自然的。大众汽车表示,它一次充电可续航263英里,并且能够以最高170千瓦的功率进行直流快充,据称可以在30分钟内将电池从10%充至80%。

我在大部分乡村双车道公路上行驶的时间,续航里程推断为210英里,当时天气非常温和。同时,根据电脑显示,我平均每千瓦时行驶3.2英里,如果使用完整的77千瓦时电池,应该可以行驶246英里,所以如果我以100%的电量开始,直到耗尽才停止,那么这辆车很可能行驶了210到246英里之间。

ID.BUZZ的板载充电器支持11千瓦的2级交流充电,这很好,但很难找到能提供如此高功率的2级充电站。公共2级充电器似乎是6.2千瓦或7.7千瓦,但我家里的Chargepoint Home Flex充电站承诺可提供高达12千瓦的功率。

在ID.BUZZ抵达美国之前,一些充电细节可能会发生变化,同时也会伴随增加的长度和额外的座椅配置。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款巴士传奇般的地位和对驾驶者的吸引力不会改变,即使它最终摆脱了“神话般”的称号。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Dan Carney Avatar

Dan Carney

科技领域特约撰稿人

Dan Carney 自 1998 年以来一直是《流行科学》的汽车特约撰稿人。在此期间,他记录了电动汽车技术从昂贵、不切实际的科学项目到即将进入主流市场的车辆的演变过程。他还见证了驾驶辅助技术的发展及其最终发展为自动驾驶汽车的潜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