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时代的鬼魂照片以惊悚效果取悦观众

立体鬼魂背后的历史。
‘The Haunted Lane,’ a stereoscope card from L.M. Melander & Bro., 1875.
《鬼屋小巷》(The Haunted Lane),L.M. Melander & Bro. 出品的立体眼镜卡片,1875 年。图片来源:美国国会图书馆印刷品和照片部

本文最初发布于The Conversation

十月历来与鬼魂联系在一起——从古代凯尔特人为了驱赶收割后的游魂而举行的节日,到如今用一张旧床单 makeshift 的万圣节服装。然而,在 19 世纪中叶,鬼魂的流行描绘成为全年皆有的常态,部分原因在于摄影师发现了他们能够表现鬼魂。

第一批鬼魂照片纯属意外。早期的相机需要 30 秒或更长时间才能完成一张照片。如果有人短暂地闯入画面,最终的照片就会出现他们鬼魅般的痕迹叠加在静止不动的家具、建筑或人物之上。

当精明的摄影师意识到长时间曝光的不便可以变成一项优势时,有关制作这些幻觉的详细指南便应运而生。摄影师可以从透明材料上剪下鬼魂的形状,将其放在玻璃底片上或相机内部。或者,他们可以通过双重曝光的技巧,使真人半透明。

早在 1856 年,专家们就兴高采烈地指出,人们可以为了“娱乐”而创作鬼魂的图像。商业摄影师开始以这种壮观的现象为乐趣和利润而生产——正如我在研究早期肖像摄影时发现的那样——从而助长了媒体对一切鬼魅事物的迷恋。

将意外变成乐趣

部分归功于20 世纪中叶立体眼镜的发明——一种能够创造三维视觉幻觉的设备——照片成为了可收集的娱乐品。

立体眼镜卡片包含同一场景的两张照片,从略微不同的角度拍摄。观众选择一张卡片,插入其中,然后将设备贴近脸部。该设备将眼睛分开,因此每只眼睛只能看到一张照片。当大脑试图避免复视,将这两张图像融合成一张时,就会产生 3D 效果。

1895 年的 Perfecscope 和一套立体眼镜卡片。图片来源:Andrea Kaston Tange,CC BY

在 19 世纪 50 年代,朗读是家庭娱乐的主要形式。日报不包含图片,复制照片到书籍或期刊的技术还需要 40 年。但这个价格实惠的小玩意儿可以将整个世界带入你的客厅。

我的档案研究发现,报纸上充斥着宣传立体眼镜“奇迹”的文章和广告。伦敦立体眼镜公司(London Stereoscopic Co.)曾宣传“近乎奇迹的效果”,并将该设备作为家庭娱乐的营销产品。到 1856 年,也就是公司成立仅仅两年后,其目录中就列出了超过 10 万张卡片,包括壮丽风景、异域旅游目的地、著名肖像以及讲述故事的卡片系列。

在这些未曾见过的景象的收藏品中,有很多是鬼魂的图像。“立体眼镜中的鬼魂”(The Ghost in the Stereoscope)是一张彩色卡片,描绘了两个男人在餐桌旁因鬼魂的突然出现而张口结舌地惊愕。标题暗示了图像创作者希望观众在 3D 鬼魂出现在眼前时也能产生的惊吓效果。

《立体眼镜中的鬼魂》(The Ghost in the Stereoscope)一张手绘彩色卡片。图片来源:摄影师不详,1856 年。伦敦立体眼镜公司。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藏

在另一张卡片“太瘦了”(That’s Too Thin)中,一个鬼魂伸出手指,指责一个坐在牌桌边的男人。1876 年的指南《如何写信》在其“俚语和短语”中列出了“太瘦了”,并建议避免使用,因为它们有“低俗的联想和粗俗的想法”,这表明冒犯者正在做一些有损体面男人的事情。这个视觉笑话依赖于一个“锅批锅”的公式:一个瘦得几乎看不见的人指责另一个人“太瘦”。

“太瘦了”卡片。图片来源:L.M. Melander & Bro.,1874 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印刷品和照片部

这些照片都不是为了暗示是真实的鬼魂。有些——比如“鬼屋小巷”(The Haunted Lane),其中两个男人畏缩在所谓的恐惧中,却明显是在摄影棚里用“小巷”道具拍摄的——如此夸张以至于显得滑稽。另一些则更显忧郁,描绘了悲伤的丈夫,他们的鬼魂妻子在他们身边弹奏钢琴,或者孤儿们,他们的鬼魂母亲在阴间照看着他们。所有这些都是表演。

《孤儿在母亲坟前》(The Orphans at their Mother’s Grave)。图片来源:L.M. Melander & Bro.,1877 年,美国国会图书馆印刷品和照片部

所有这些都助长了对鬼魅惊悚片的市场需求。1859 年,小说家威尔基·柯林斯在他的著名小说《白衣女子》中,在查尔斯·狄更斯的周刊上分期连载。该书销量超过 10 万册,并引发了长达十年的毛骨悚然的轰动小说热潮。

《Illustrated Police News》于 1864 年创刊,刊登了据称真实的 tabloids 风格故事,其中经常出现鬼魂。1862 年,英国科学家兼著名讲师约翰·亨利·佩珀(John Henry Pepper)改进了一种投影技术,可以在现场戏剧表演中制造舞台上的鬼魅幻象。这种被称为“佩珀幽灵”(Pepper’s Ghost)的戏剧幻象,立即开始在大西洋两岸出现。

一些立体眼镜卡片引用了多种流行娱乐形式来创造鬼魂图像,并作为层层叠叠的视觉笑话。1865 年的卡片《观看佩珀幽灵后的梦境》(A Dream After Seeing Pepper’s Ghost)是维多利亚时期对典故和文字游戏的偏爱如何融入这种视觉消遣的绝佳例子。

《佩珀幽灵后的梦境》(A Dream after Seeing Pepper’s Ghost)。摄影师不详,手工着色银蛋白照片,约 1865 年。图片来源:伦敦立体眼镜公司。盖蒂博物馆馆藏

熟睡年轻女子的“梦境”是一个摄影鬼魂:床边黑暗空间中飘渺、模糊的身影将在立体眼镜中呈现出 3D 效果。 “观看佩珀幽灵”显然是指她参加的一场戏剧:她随意扔在家具上的漂亮衣服表明她前一天晚上外出得很晚。

但鬼魂的头是牛的,脖子上戴着刻有“MUSTARD”(芥末)字样的项链。一位熟悉文字游戏谜语的维多利亚时代观众会意识到,这个“胡椒幽灵”(ghost-of-pepper)也暗示着睡着的人吃了太多辛辣的烤牛肉晚餐,因为消化不良被普遍认为会导致噩梦。

总而言之,这些细节可能影射了狄更斯的《圣诞颂歌》。1865 年,一家剧院公司无疑会利用新颖的佩珀幽灵技术,将雅各布·马利的鬼魂搬上舞台,折磨他以前的生意伙伴、守财奴斯克鲁奇。而斯克鲁奇则非常有名地最初将马利的鬼魂斥为“一块未消化的牛肉,一滴芥末”——也就是说,仅仅是一个因过量饮食而引起的噩梦。一位聪明的观众会乐于通过这些富有玩味的立体魔法层层解谜。

当然,也有维多利亚时代的摄影师声称捕捉到了真正的鬼魂。他们有时会与灵媒在降神会上合作,他们声称记录了灵界,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但在万圣节期间,回顾这段历史的轻松一面也很有趣,当时对鬼怪故事的渴望激发了摄影鬼魂特效,这些特效似乎令人欣喜地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