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汽车上最没用的科技配置

新车中的一些科技系统很有帮助,而另一些则不然。以下是哪些是好的。
通过车载信息娱乐屏幕订购咖啡的实用性值得怀疑,因为你完全可以用手机完成 | GM

汽车正在变得越来越智能。虽然你在经销商那里买不到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但市面上的车辆仍然挤满了最新的科技——即使其中一些功能是噱头。只有一个问题:几乎没有人真正使用它们。

许多经验丰富的司机还记得他们的第一辆配备了定速巡航或空调的汽车。甚至一些从福特 T 型车时代就开始开车的人,也有机会坐进全电动 Mustang Mach-E 的驾驶座。科技改变了汽车的使用方式,但现代汽车中的一些功能似乎有些过分。根据J.D. Power的一项新研究,该研究基于对超过 10 万名新车车主的调查,司机们似乎也认同这一点。

在车辆购买后的最初 90 天内,超过三分之一的高级技术功能未被使用。最大的原因是什么?大多数人表示,他们根本不需要像可以支付咖啡费用的信息娱乐系统、驾驶员与乘客通信设备和手势控制等花哨的功能。

[相关阅读:2020 年最佳汽车和汽车技术]

例如,通用汽车(General Motors)恰如其分命名的Marketplace 应用及其类似功能,是基于信息娱乐的工具,司机可以通过它们支付食品和燃油费、预订附近酒店或办理商店的店内取货。这些似乎是大多数人宁愿通过手机完成而不是在车里完成的事情,而大多数拥有 Marketplace 功能车辆的新车车主似乎也同意这一点。总共有 61% 的车主表示从未在车内使用过 Marketplace,其中 51% 的车主还表示根本不需要它。

至少根据车主的说法,驾驶员与乘客通信设备似乎是另一个噱头。这些功能通常用于大型车辆,允许驾驶员和乘客在不提高嗓门的情况下更好地听到对方——本田奥德赛(Honda Odyssey)配备 CabinTalk,丰田塞纳(Toyota Sienna)称之为 Driver Easy Speak,而凯迪拉克(Cadillac)的高端 Escalade SUV 则称之为“对话增强系统”。尽管如此,至少有 52% 的车主从未在配备此功能但从未尝试过此功能的车辆中使用过,而其中 40% 的人表示他们根本不需要。

然后是宝马(BMW)的手势控制等功能,有些人觉得它很直观。司机不必向前伸手去点击信息娱乐屏幕,而是可以用手来导航菜单、调节音量等等。不幸的是,这项技术也给买家带来了最多的麻烦,每 100 辆车报告了 41 个问题。它也使得车主对车内科技的满意度最低,在 J.D. Power 的满意度调查中连续第二年排名垫底。

[相关: 劳斯莱斯新款 Ghost 轿车的内饰美得令人惊叹]

对许多新车购买者来说,有一系列核心的必备功能。最受欢迎的两项技术与视野有关。车主表示,基于摄像头的后视镜和地面视图摄像头都被评为他们车辆中最执行得最好的技术功能。这些系统对车主来说也非常受欢迎,62% 的美国买家表示希望他们的下一辆车配备地面视图摄像头。

有趣的是,单踏板驾驶——允许电动汽车驾驶员利用电动机的再生制动来避免在刹车时将脚从油门踏板上移开——在电动汽车买家中也排名非常高。

在电动汽车方面,J.D. Power 表示,特斯拉(Tesla)在创新指数(Innovation Index)中排名最高。这家全电动汽车制造商以其新颖和创新的功能而闻名,从先进的L2 半自动驾驶辅助到极简的、以屏幕为中心的内饰。然而,这项排名是非官方的,因为特斯拉不符合排名标准,因为它不允许 J.D. Power 在 15 个州对车主进行调查。

[相关阅读:特斯拉如何使用超级计算机训练其自动驾驶技术]

官方数据显示,捷尼赛思(Genesis)在豪华车制造商中创新指数得分最高,其姊妹品牌现代(Hyundai)在大众市场细分市场中排名最高。三菱(Mitsubishi)排名最后,其次是 Mini 和 Jeep 并列。

那么,这一切对普通购车者的钱包意味着什么呢?

J.D. Power 人机界面执行董事 Kristin Kolodge 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新车价格处于历史高位,部分原因是内容水平的提高。如果车主能物有所值,那就没问题,但一些功能对许多车主来说似乎是浪费。”

汽车价格确实在上涨,而且已经持续多年。事实上,根据凯利蓝皮书(Kelley Blue Book)的一项研究,2021 年 9 月,一辆全新汽车的平均售价首次超过 45,000 美元。相比之下,这比 2020 年 12 月的约 40,000 美元上涨了 12.5%,仅九个月内就上涨了 12.5%。诚然,半导体短缺并非无助,但许多新车中闲置未使用的科技也同样无助。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Rob Stumpf Avatar

Rob Stumpf

科技领域特约撰稿人

Rob自2021年以来一直为PopSci报道新兴汽车技术,自2017年初以来一直为该刊物的汽车兄弟出版物The Drive报道汽车新闻。他拥有技术和汽车背景,对未来出行充满热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