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年代,日益波诡云谲的海洋将成为有人舰船和机器人舰船的战场。《2045年舰队设计》是美国海军未来几十年舰船和车辆发展的指导战略,该战略认为,预见本世纪中叶的战争形态对于确保和平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和平,则要确保胜利。在宣布该战略时,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吉尔迪上将写道:“世界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战争时代,在这个时代,技术、理念、伙伴和系统的整合——而不仅仅是舰队规模——将决定冲突的胜负。”
该战略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旨在维护跨越海洋的持续、开放、自由和合法的贸易,这包括熟悉的商品和材料贸易,同时也纳入了连接互联网的海底电缆作为关键基础设施。为了确保和平,该计划表示,海军必须维持核威慑(目前是携带导弹的潜艇),控制海洋以阻止入侵(并在需要时派遣海军陆战队),并在必要时击败海洋战场上的敌人。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海军计划维持其有人舰队,包括航空母舰、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核动力攻击潜艇,以及有人驱逐舰和护卫舰。海军还计划引进一百多艘机器人舰船。以下是详细的规划。
有多少艘舰船?
自核动力潜艇问世以来,这种战略就一直存在。除了潜艇,海军一直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以及需要何种舰船构成来实现这些目标。在最新战略中,海军给出了明确的数字。
“在2040年代及以后,”战略中写道,“我们设想这支混合舰队需要超过350艘有人舰船,约150个大型无人水面和水下平台,以及大约3000架飞机。”
[相关:独家揭秘核潜艇的诞生之地]
海军所需的舰船确切数量一直是总统竞选活动的议题,当时候选人特朗普在2016年竞选时提议建造一支350艘舰船的舰队。2020年10月,时任国防部长马克·埃斯珀呼吁海军拥有超过500艘舰船。目前,美国海军拥有298艘舰船,今年早些时候提出的计划曾建议海军将目标定在316至367艘舰船之间。
随着新战略的出台,海军为增加2045艘有人舰船设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同时也表明,为了实现500艘舰船舰队所承诺的作战范围和数量,海军将不得不大力依赖无人舰船,例如本月在主要的“环太平洋”军事演习中进行测试的舰船。
那么,无人舰船将做什么?
无人舰船和机器人潜艇最直接的用途将是作为侦察兵。海洋辽阔,实时扫描海洋能让海军看到其中一部分并据此进行规划。
海军无人海上系统项目经理斯科特·斯尔斯上尉在描述无人舰船在“环太平洋”军事演习中的用途时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自主无人水面舰艇与有人战斗舰艇的整合将为舰队指挥官提供急需的海域态势感知能力增强,从而提高海战中的决策速度和杀伤力。”
机器人舰船上的传感器代表了理想的初始应用场景,因为这种方法可以在无需持续人工监督或仔细监控的情况下立即带来效益。这些角色也为自主导航和远程指挥提供了良好的测试机会,这两项功能在海洋成为战场时都至关重要。
[相关:本月早些时候,一艘海军舰船获得了一台大型液态金属3D打印机]
“无人水面和水下平台将增加舰队的分布能力;扩大我们的情报、监视和侦察优势;增加导弹储量的深度;补充后勤;并增强舰队的生存能力,”战略中写道。“这一转变将使舰队从昂贵、人力密集型平台转向更小、更便宜但致命的平台。”
侦察很可能是这些舰船的第一个任务,但未来的任务将包括补给和运输,使额外的弹药和其他重要货物可以在没有水手的情况下由舰船运输。为了达到“致命”,这些无人舰船将需要配备武器,正如海军已经演示过的那样。
在远程操作下,无人舰船上的导弹电池仍然可以由人类控制,发射决定由位于另一艘舰船上的人员处理。与任何自主传感器和武器系统一样,未来也存在目标锁定和发射自主化的可能性,尽管战略中没有任何内容表明将采取这种方法。
正如计划中的大型无人水面舰艇一样,武装无人舰船将携带垂直发射系统导弹发射管,从而增加可以投入战斗的导弹数量。武装无人舰船无法完成有人导弹驱逐舰的所有任务,例如救援任务或威慑突发攻击。在舰船对舰船的海战中,随时准备发射的导弹数量可能比一支特混舰队的舰船数量对胜利更为重要。
除了无人舰船,该战略还表示,海军将“通过不断发展数千个小型、快速适应且可消耗的无人平台来增强部队”。这些陆地、水面和水下的众多小型且可消耗的无人机将包括侦察舰船前方的型号,长时间潜伏在海中的型号,以及能够通过电子战或爆炸威力损害敌方舰船的型号,所有这些都旨在增强有人舰队的作战能力。
整合
随着海军规划从现在到2040年代的战略,其主要关注点是一个潜在的单一威胁:中国不断增长的海军能力。过去,美国曾担心俄罗斯海军,再往前是苏联海军,而现在中国已在五角大楼的想象和战争规划中超越了这些国家。如果未来发生一场没有世界末日核交换的与中国的战争,那么就需要适应一种尚未尝试过的、截然不同的海军战争现实。
自二战太平洋战役以来的几十年里,导弹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更不用说现代高超音速武器的开发了。导弹改变了舰队的计算方式,一次成功的导弹命中就可以击沉一艘庞大且昂贵的舰船,而其成本仅为建造该舰船的极小一部分。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更换一艘舰船也需要数年时间,而且即使舰船受损,也可能数月无法出港。
虽然海军的计划仍然依赖于航空母舰、携带核导弹和不携带核导弹的潜艇,以及大型有人护卫舰,但增加无人舰船意味着补给的负担可以逐步从有人舰船上移除,从而使水手能够专注于他们最需要的舰船。无需培训新的人员即可扩大舰船操作规模的能力,意味着海军可以操作更多小型补给船,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每次损失造成的损害。
虽然海军制定了2045年的战略,但其直接影响将体现在支出上,即五角大楼现在决定为其舰队建造哪些舰船和项目。如果未来的战争是有人作战舰船与无人补给船和机器人侦察兵的组合,那么这个未来将在造船厂开始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