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艘涉嫌故意切断波罗的海两根光纤电缆的中国巨型货船,在国际调查仍在进行之际已离开该海域。像这样的电缆是连接全球互联网的“动脉”,近年来一直处于可疑海上活动的核心,导致了网络中断次数的增加。在此案中,该船在瑞典和丹麦之间的卡特加特海峡静止了数月,期间来自多个国家的调查人员登船搜寻线索。但到了周六,卫星照片显示该船正向北行驶,离开了海峡。瑞典当局是此次调查的牵头者,他们本周告诉《卫报》,中国官员拒绝了他们近期让检察官登船的请求,尽管此前他们已同意全力配合。与此同时,中国官员则表示,该船离开是为了“保障船员的身心健康”。
调查人员声称,该船拖曳锚头超过 100 英里
11 月 17 日,一条连接芬兰和德国的主要互联网线路突然离线。据报道,仅仅一天后,另一条连接瑞典和立陶宛的附近线路也中断了。瑞典调查人员迅速将此次中断归咎于两根被切断的海底光纤电缆。世界各地的海底铺设着成百上千根这样的电缆。它们共同支撑着全球互联网,并负责促进每日约 10 万亿美元的全球金融交易。
这些电缆(其中一些已经近四十年历史)发生损坏并非不常见。这可能是由于正常的磨损、自然灾害、船只意外抛锚,甚至是鲨鱼咬合。但是,调查人员几乎立即就怀疑此次事件并非意外。瑞典和丹麦官员将目光锁定在一艘名为“怡鹏 3”号的中国巨型散货船上,该船运输俄罗斯化肥。据报道,这艘由宁波怡鹏船务公司运营的 225 米长船只于 11 月 15 日离开俄罗斯的乌斯特卢加港。它在两条电缆被切断的同时,几乎横穿了整个波罗的海。该船被命令停下,以便来自瑞典、丹麦、芬兰和德国的调查小组能够登船进行检查。
《华尔街日报》率先报道的瑞典官员的初步调查声称,该船的应答器据称在互联网中断的同时关闭了。之后,该船据称在海床上拖曳其锚头长达 100 英里。在此期间,尽管锚头极大地减慢了船速,但船只仍在前进,这一点被认为是“意外”抛锚不太可能的证据。
“没有人相信这些电缆是被意外切断的,”德国国防部长鲍里斯·皮斯托留斯上个月表示,《纽约时报》对此进行了报道。
相反,调查人员怀疑船长可能直接听从了俄罗斯情报官员的指示。克里姆林宫新闻办公室发言人上个月驳斥了这一说法,称这些指控“荒谬且毫无根据”。该船本周末悄然离开海峡,令调查人员震惊,此前该船已合作数周。
神秘的电缆损坏事件正在增加
此次电缆切断事件发生之际,据报道,近年来海底电缆附近的异常活动有所增加。去年春天,台湾官员指责中国故意指挥船只切断连接马祖列岛与外界的两条海底电缆。中国否认了这些指控。不久之后,爱沙尼亚检察官声称,一艘名为“NewNew Polar Bear”的香港注册集装箱船损坏了两条连接爱沙尼亚与芬兰的海底电缆。一项调查发现海底有一个锚,官员称该锚属于中国船只。
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些损坏事件都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加强电缆安全的重新关注。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芬兰、法国和日本在内的十六个国家,今年早些时候签署了一份联合国的联合声明,呼吁采取“共同的全球方法”来提高海底电缆的可靠性、互操作性和可修复性。在最近电缆被切断的几天后,丹麦也加入了该声明。
这些努力可能有助于防止未来的损坏,但“怡鹏 3”号突然离开波罗的海意味着我们可能永远无法确切知道,此次最新的电缆事件是故意的还是非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