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这个机器人四重奏乐队演奏 Smash Mouth 的《All Star》

嗯,音符开始响起,它们不会停止。
Slide Whistle robot quartet
不知何故,Tim Alex Jacobs 只用了两周就建好了。 YouTube

滑音哨(Slide whistle)并不以是特别 难学的乐器 而闻名——它们通常面向儿童销售是有原因的。但是设计、编程和建造一个滑音哨机器人四重奏呢?这需要扎实的计算机科学背景、大量的反复试验、需要考虑“缩水通胀”的后勤调整,以及至少两周的时间来完成这一切。

话虽如此,如果你对自己的技术能力充满信心,你也可以构建一个 便携式滑音哨交响乐盒,能够演奏 Smash Mouth 的标志性、曾登上公告牌榜首的杰作《All Star》。快进到 4:47 标记处聆听这首曲子。 


尽管他最初为“对所有音乐形式的犯罪”道歉,但 Tim Alex Jacobs 似乎对他的机器人滑音哨爱好并没有感到内疚。Jacobs 在网上也被称为“mitxela”,多年来一直在他的 YouTube 频道上记录他的 DIY 音乐探索。看起来,创建 MIDI 控制的自动滑音哨系统的计划至少自 2018 年以来就已在进行中,但很难想象出比 Jacobs 的最新版本更荒谬的东西了,它设法将四种独立的乐器与电机风扇和机械控制装置连接在一起,所有这些都装在一个可锁定的手提箱里。

除了滑音哨本身发出的怪异音调外,Jacobs 还指出校准四个滑音哨会有多困难。此外,每个滑音哨专用的风扇电机彼此略有不同,导致产生的压力不可预测。为了弥补这一点,Jacobs 在泵上钻了孔,制造了故意漏气,使他能够在不 [过热] 的情况下以更接近满功率的方式运行电机。

[相关:看看过去一年中最具创新的音乐发明。]

“如果我们能以更高的功率运行它们,那么摩擦的影响就会不那么显著,”Jacobs 解释道。但尽管这据称有一定帮助,他承认结果“远非令人满意”。在每个滑音哨上安装接触式麦克风也是一种选择,但为了正确分离哨音而进行的校准工作根本不值得。

那么,什么才值得付出努力呢?当然是编程让这些哨音能够完整地演奏《All Star》。这四种乐器之间没有任何调音,但老实说,如果它们 somehow 拥有完美的音高,可能就不会那么有趣了。

Jacobs 似乎计划在未来进行进一步的微调(可以说),但尚不清楚他是否会坚持使用 Smash Mouth,还是会转向另一个 90 年代的流行摇滚乐队。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Andrew Paul Avatar

Andrew Paul

特约撰稿人

Andrew Paul 是 Popular Science 的特约撰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