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机器人导盲犬不应该可爱

帮助盲人或视力障碍者的导盲犬有力地提醒我们,人类与四条腿的伴侣之间形成的纽带。经过良好训练的工作犬可以成为第二双眼睛,也是一位持续的、高风险的助手,提供无与伦比的能力,帮助它们的主人避免危险,并自信地应对繁忙的世界。

但导盲有其局限性。虽然对于普通的爱狗人士来说可能不明显,但这些动物可能会给一些残疾主人带来麻烦。作为生物,它们需要持续的照顾和喂养,这些责任可能有些人无法在身体或经济上承担。虽然许多人与他们的导盲犬建立了牢固的联系,但其他人则更将它们视为工具——会掉毛、会排便的工具。训练有素的导盲犬的训练费用可能高达 50,000 美元,这使得许多可能从中受益的人无法负担。

这就是为什么机器人“狗”的概念似乎很有吸引力。这些机器人导盲犬多年来已被各大学测试,它们可以提供与真狗相同的许多好处,而无需持续的照顾。 

那么,这些机器人狗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这个问题一直是佐治亚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的首要任务,该团队正在开发一个最佳的机器人导盲犬平台,该平台为用户提供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时又能融入物理世界而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在一篇预印本论文中概述,是一种看起来像狗但没有吸引人群渴望抚摸或合影的可爱毛茸茸特征的机器人。

“我们与使用导盲犬的人一起工作,[而且]我们也了解训练导盲犬的挑战和成本,以及与导盲犬一起生活的挑战,以及技术克服这些障碍的可能性,”佐治亚理工学院交互式计算学院教授  Bruce Walker 在接受《流行科学》采访时表示。“事实证明,我们可以制造比狗更多的机器人。”

“对于老年人,特别是视力下降的老年人来说,他们更容易饲养这种狗,而不是真正的动物狗。”佐治亚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博士生 J. Taery Kim 在接受《流行科学》采访时表示。“比以前更多的人将有机会拥有独立出行能力。

机器人狗:柔软但不毛茸茸,平易近人但不讨喜 

作为研究的一部分,佐治亚理工学院交互式计算学院的研究人员对盲人和部分视力障碍者进行了调查,以了解他们对机器人导盲犬的期望。总的来说,受访者倾向于选择一种看起来像狗并在公共场合显得平易近人的机器人。他们还强调了清晰指示(例如背心)的重要性,以表明该机器人是一种辅助设备。其他功能包括内置 GPS、蓝牙连接和易于使用的语音命令。受访者还指出需要长电池寿命以及机器人能够自主对接和充电。

但受访者明确表示,机器人不应该与真狗无法区分。具体来说,他们偏爱柔软但不毛茸茸的身体触感,并强调机器人不应该可爱到引起不必要的注意。总的来说,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取得平衡:机器人应该足够像狗以便融入,但不应该过于相似以至于成为奇观。 

“很多人说他们不希望狗看起来太可爱或太吸引人,因为这会引起太多关注,”该论文的作者之一 Aviv Cohav 在一份声明中说道。  

a robot dog laying on the ground
一款早期版本的机器人导盲犬在用户坐在长椅上时“趴着”。图片:Maxwell Guberman

狗会叫,但机器人会说话 

即使是市面上最先进的四足机器人也无法与真狗天生的嗅觉或高度发达的导航本能相媲美。话虽如此,机器人导盲犬也提供了其他优势。它们不需要食物或兽医护理,并且可以配备 360 度摄像头和内置人工智能检测系统,用于扫描汽车、碎片和其他危险。语音识别功能也意味着这些机器人可能比最聪明的狗能理解更多的命令。内置的 SOS 功能还允许机器人检测到有人跌倒并呼叫帮助。 

当然,真狗可以吠叫求助,但它不能拨打 911。机器人与狗不同,它也可以回话。

“机器人导盲犬的好处是它们可以进行口头交流,而动物狗做不到,”佐治亚理工学院助理教授 Sehoon Ha 在接受《流行科学》采访的视频中说道。“我们希望这个机器人能够连接到大型语言模型(LLM)并与人们交谈。” 

a robot dog diagram showing its advantages
该图显示了研究人员在设计可靠的机器人导盲犬时希望重点关注的领域。图片:Kareem Knight/计算学院

直接询问盲人和部分视力障碍者他们对机器人导盲犬的期望,揭示了其他一些偏好。研究人员认为,一个关键的担忧是需要限制机器人发出的噪音量。用户需要听到机器人的声音才能知道它正在工作,但仅限于此。如果声音太大或听起来过于机械化,它会造成干扰,尤其是在拥挤的室内环境中。 

在满足用户即时需求和无缝融入公共空间之间取得适当的平衡,是研究人员工作的核心。研究人员在开发实用的机器人狗原型时,正在考虑所有这些因素。

相关:[这款机器人能帮助解决导盲犬短缺问题吗?]

走向工作机器人狗的长路

机器人导盲犬的想法并非全新,实际上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的日本。那个早期原型未能取得商业成功,与其说像狗,不如说像一个带绳子的解构冰箱。从那时起,无数大学和私营公司都试图开发一个可用的版本。就在去年,格拉斯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公布了“RoboGuide”,这是一款人工智能驱动的四足机器人,能够实时导航周围环境并避开障碍物。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的研究人员正在研究类似的设计。 

一些导盲机器人已经接近部署,尽管规模有限。在中国,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已开始现场测试一款六足、斗牛犬大小的机器人,据报道该机器人可以规划路线并避开交通。六足设计是为了提高结构稳定性。美国公司 Glidance 也开发了一款重 5 磅、吸尘器形状的自主导盲机器人,名为“Glide”,它只需用户向前推动即可移动。Glidance 的首席执行官 Amos Miller,他本人曾依赖导盲犬,总结了机器人替代品的潜在优势。 

“你可以得到狗,而无需承担养狗的责任,”Miller 之前告诉《流行科学》,并指出了机器人助手的优势。 

尽管这些设计都有一定的潜力,但只有当机器人能够在不引起不必要关注的情况下导航更广泛的社会环境时,它们对依赖它们的人来说才真正有用。如果机器人令人震惊或分心,并且让普通路人感到困惑或害怕,那么它们可能会弊大于利。

“为了产生影响,我们生产的技术必须考虑到社会,”Walker 在一份声明中说。“这是一个整体设计,考虑了用户以及用户与之互动的所有人。”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