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致力于制造一个更聪明、能行走、能说话的人形机器人

Figure 公司创始人 Brett Adcock 表示,与 OpenAI 的新合作将有助于其机器人进行对话并随着时间推移从错误中学习。
OpenAI 正与 Figure 公司合作,以帮助其开发一款能够与人类协同工作并进行对话的通用型类人机器人。Figure

仅仅几年前,试图制造自主的、人形双足机器人还显得可笑且遥不可及。在备受瞩目的五角大楼挑战赛中,两足机器人笨拙地绊倒摔倒,如同醉酒的酒鬼般跌跌撞撞地穿越障碍赛道,而几年后,特斯拉备受吹捧的类人机器人最终被证明不过是穿着紧身衣跳舞的人

但是,尽管出现了这些失误,机器人公司仍在继续前进,现在许多公司认为他们的行走机器可以在短短几年内与人类制造工人协同工作。Figure,作为类人机器人领域的佼佼者之一,本周告诉PopSci,它已从包括微软、英伟达以及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在内的科技巨头那里筹集了 6.75 亿美元的资金。该公司还宣布,已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巨头OpenAI达成一项新协议,以“为类人机器人开发下一代人工智能模型”。此次合作标志着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将其工具整合到实体机器人中的一个最重要范例。

[ 相关:宝马计划在南卡罗来纳州工厂部署类人机器人,执行…某项任务 ]

Figure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Brett Adcock 将此次合作描述为“机器人领域的重大里程碑”。Adcock 希望,未来与 OpenAI 的合作能够创造出一种能够与人类并肩工作、完成任务并进行对话的机器人。通过与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大型语言模型创造者 OpenAI 合作,Adcock 表示,Figure 将能够进一步提高机器人的“语义”理解能力,从而使其在工作场景中更加有用。

Adcock 说:“我认为越来越清楚的是,[类人机器人]正越来越成为一个工程问题,而不是一个研究问题。”“实际能够制造出类人[机器人]并将其投入到实际工作中,现在已经开始变得可能了。”

OpenAI 为什么与类人机器人公司合作?

Figure 公司成立于 2021 年,目前正在开发一款身高 5 英尺 6 英寸、重 130 磅的双足“通用型”机器人,该公司声称该机器人可以举起约 45 磅的物体,并以每小时 2.7 英里的速度行走。Figure 认为,其机器人有一天可以帮助解决制造业的潜在劳动力短缺问题,并“实现困难、不安全或繁琐任务的自动化”。尽管目前尚不清楚当前类人机器人能够可靠执行这些任务的程度,但 Figure 最近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其 Figure 01 型号正缓慢走向一堆板条箱,用双手抓住一个,并将其装载到传送带上。该公司声称,机器人已完全自主完成了这项工作。

Figure 展示了其机器人自主抓取板条箱并将其装载到传送带上。

类人机器人支持者表示,其双足形态使其比传统的轮式或履带式替代品更擅长爬楼梯和在不平坦或不可预测的地面上导航。支撑这些类型机器人的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远非几年前令人尴尬的跌倒。去年,在接受Wired采访时,Figure 首席技术官 Jerry Pratt 表示,得益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进步,Figure 的机器人完成五角大楼测试赛道的时间将是 2015 年机器完成该赛道时间的三分之一。其他双足机器人,如波士顿动力公司的 Atlas,已经能够完成后空翻抛掷大型物体

Figure 表示,其与 OpenAI 的新“合作协议”将结合 OpenAI 的研究以及该公司在机器人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经验。如果成功,Figure 认为此次合作将增强其机器人“处理和理解语言”的能力。理论上,这种理解并根据语言采取行动的能力,将使机器人能够更好地与人类仓库工人协同工作或接受语音指令。

Adcock 说:“我们认为,在机器人上拥有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或多模态模型有着巨大的优势,这样我们就可以与之互动,并赋予它所谓的‘语义理解’。”

Adcock 表示,从长远来看,与 Figure 互动的人们将能够用简单的语言与机器人交谈。然后,机器人可以创建一个任务列表并自主完成它们。与 OpenAI 的合作还可以帮助 Figure 机器人自我纠正并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这将有助于更快地改进任务。Adcock 表示,Figure 机器人已经具备了说话的能力,并且可以使用其摄像头来描述它“看到”的前面的东西。它还可以描述在特定区域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情况。

OpenAI 产品与合作关系副总裁 Peter Welinder 在发送给PopSci的一份声明中表示:“我们一直计划回到机器人领域,并且我们看到了与 Figure 合作的途径,以探索当类人机器人由高度强大的多模态模型驱动时可以取得的成就。”

OpenAI 和 Figure 并不是唯一试图将语言模型集成到人形机器人中的公司。去年,埃隆·马斯克的传记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在Time上撰写了一篇文章,声称这位特斯拉首席执行官正在探索如何将他公司的不断改进的 Optimus 类人机器人及其“Dojo”超级计算机结合起来,目标是创造所谓的通用人工智能,一些研究人员用这个词来描述一种能够在许多任务上表现出超越人类能力的机器。

科技巨头在类人机器人竞赛中押注 Figure 能胜出

Figure 希望,除了新一轮巨额融资的支持外,来自 OpenAI 的支持能够加速 Figure 产品商业化的时间表。据Bloomberg报道,Figure 本周披露的 6.75 亿美元融资额据称比最初寻求的金额多出 1.5 亿美元以上。该公司表示,计划利用这笔资本扩大其人工智能训练、机器人制造规模,并增加新的工程师。Figure 目前有 80 名员工。

但 Figure 并非唯一一家希望将类人机器人商业化的公司。1X Technologies AS,另一家获得 OpenAI 大量投资的类人机器人公司,最近筹集了 1 亿美元。俄勒冈州的 Agility Robotics,它曾展示过其机器人如何自主执行各种简单的仓库任务,据报道,该公司已在亚马逊仓库测试机器。Figure 本身最近宣布了与宝马的合作,将把类人机器人引入这家汽车制造商位于南卡罗来纳州斯帕坦堡的制造工厂。

所有这些公司都在竞相巩固自己在蓬勃发展的类人机器人行业的早期主导地位,一些支持者认为,该行业在不久的将来可能是一个真正的赚钱机器。2022 年,高盛预测,到 2035 年,全球类人机器人市场可能达到 1540 亿美元。如果这听起来很多,那么与麦格理金融服务公司估计的到 2050 年该行业可能达到的 3 万亿美元相比,这只是九牛一毛。这大约相当于苹果公司今天的市值。

但是,在这些宏伟的愿景成为现实之前,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这些仍在开发中的技术目前才刚刚在主要制造设施中进行试验和测试。这些机器人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如波士顿动力公司生产的跳舞机器人,其制造成本仍然非常高。而且,这些机器人是否能够,或者是否能够响应复杂任务,并具有与人类工人相同的灵活性,这一点仍然不清楚。

总的来说,这些机器人最适合解决哪些确切问题仍然不清楚。埃隆·马斯克和 Figure 都表示,他们的机器可以完成对人类来说过于危险或不受欢迎的任务,但具体用例尚未明确说明。例如,宝马此前在被问及计划如何部署 Figure 的机器人时表示,他们仍在“调查概念”。Adcock 甚至提出,Figure 机器人可以用于搬运金属板或执行其他钣金车间任务。Adcock 表示,Figure 在该工厂的机器人有五个主要用例,但尚未公开宣布。

如何处理这些机器人,并不是 Figure 公司独有的问题。卡内基梅隆大学机械工程系副教授丁兆(Ding Zhao)在接受PopSci采访时,将用例问题称为“价值十亿美元的问题”。

“总的来说,我们仍在探索类人机器人的能力、我们收集数据和训练它们的有效性,以及如何确保它们在与物理世界互动时的安全性。”

赵教授进一步表示,旨在与人类协同工作的机器人还需要在安全方面进行大量投资,他认为这甚至可能与开发成本相当甚至更高。

机器人本身也需要改进,特别是在现实工作环境中,这些环境比典型的机器人训练设施更不可预测、更“混乱”。Adcock 表示,机器人的任务速度以及处理更大、更多样化负载的能力也需要提高。但他认为,所有这些挑战都可以通过 OpenAI 正在构建的强大 AI 模型来改善。

Adcock 说:“我们认为我们可以通过 AI 系统解决其中的许多问题。”“我们在这里坚信,通用机器人的未来是通过学习,通过 AI 学习。”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Mack DeGeurin Avatar

Mack DeGeurin

撰稿人

Mack DeGeurin 是一名科技记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科技与政治的交汇点。他的作品曾刊登于 Gizmodo、Insider、New York Magazine 和 Vic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