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汽车正开始更多地对你“唠叨”——而这都是为了你的安全。许多驾驶员已经习惯了车辆因超速或偏离车道而发出的蜂鸣和警报声。现在,一些新的日产汽车驾驶员可能会因为开得太慢而收到温柔的电子“斥责”。
配备日产ProPilot Assist 2.1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ADAS)的新车,如果前方车辆行驶缓慢,将提醒驾驶员驶入左侧超车道(也称“快车道”)。重要的是,如果驾驶员在快车道停留时间过长,未能按预期严格用于超车,ADAS系统还会发出额外警报,提示驾驶员驶出快车道。理论上,这些提示可以防止驾驶员无意中造成道路拥堵。

本周由The Drive发现的这些新功能,是日产称之为“超车辅助”(Passing Assist)的新设置的一部分。配备该功能的车辆使用智能巡航控制(ICC)来保持与前方车辆的安全距离。智能车道干预技术(ILI)则自动调整方向盘,使车辆保持在车道中央附近。这两项独立技术结合在一起,确保车辆在驾驶员不握方向盘的情况下也能保持车距并居中行驶。如果前方车辆导致交通缓慢,超车辅助系统将在驾驶员的数字仪表盘上发出“前方车辆缓慢”(slow vehicle ahead)的警报,并建议变道。

关键是,驾驶员必须双手握住方向盘,变道辅助功能才能起作用。一旦车辆进入下一个车道,脱手模式便会自动恢复。如果车辆在超车道停留时间过长,ADAS系统将再次发出警报,建议驾驶员驶回右侧车道。当Popular Science询问驾驶员在收到警报前可以在超车道停留多长时间时,日产没有立即回应。最终,驾驶员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采纳这些建议。驾驶员可以忽略警报,或者干脆关闭该功能。“超车辅助”功能将在2025款Rogue车型上首次亮相,并将逐步推广到其他日产和英菲尼迪车型中。
[相关阅读:超速汽车可能会开始发出蜂鸣声,“督促”驾驶员减速。]
长期占用左侧车道不利于交通和安全
慢速行驶的驾驶员长期占用超车道会导致交通堵塞,加剧交通状况。有些反常识的是,在高速公路上开慢车也同样危险。美国机动车协会援引交通工程师协会的一项研究称,低于限速10英里/小时或更多速度行驶的人,卷入事故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六倍。总体而言,联邦公路管理局估计,速度——无论是过慢还是过快——是大约30%致命事故和12%所有事故的一个因素。
日产并非唯一一家利用技术帮助保持超车道畅通的汽车公司。配备自动驾驶系统的特斯拉和一些使用通用汽车Super Cruise ADAS功能的通用汽车,在驾驶员打转向灯后,已经能够保持车速并进行车道切换。然而,日产的方法是独特的,因为它仍然要求驾驶员亲自执行车道切换,并且这种切换是可选的。这种建议不是简单地依赖软件替驾驶员做决定,而是可能真正帮助他们提高整体驾驶礼仪。
ADAS功能能“教育”驾驶员吗?
文本警报、提示音、蜂鸣声和闪烁的灯光已成为现代乘用车的标配。这些新增功能虽然有时令人不快,但似乎确实提高了安全性。一份来自
非营利组织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报告估计,2012年至2015年间,许多新车中普遍配备的倒车摄像头和泊车辅助功能使美国倒车事故减少了42%。另一份报告声称,2009年至2015年间,车道偏离预警系统可能使相关事故减少了11%。
智能车速辅助系统(ISA)等较新的驾驶辅助功能更进一步,通过发出警报来潜在地改变驾驶员行为。ISA通常通过获取车辆的GPS位置和速度,并将其与限速数据数据库进行比较来工作。如果系统判断驾驶员超速,它将发出短暂的听觉警报,建议他们减速。从今年开始,欧盟销售的所有新车必须包含ISA功能。加州州参议院最近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到2029年,在该州销售或制造的所有新乘用车中,有50%必须包含ISA。这些努力的支持者认为,它们可以帮助减少与超速相关的死亡人数,而这一数字近年来有所上升。
一些新型车辆甚至使用车内的小型摄像头来扫描驾驶员的面部,以帮助判断他们是否疲劳或可能陷入高速公路催眠状态。在这两种情况下,车辆都会发出声音警报,有时还在仪表盘上显示视觉警报,建议疲劳的驾驶员靠边停车。结合起来看,这些监控功能和安全警报本质上是现实世界中的提醒,鼓励驾驶员更负责任地驾驶车辆。
与此同时,过多的技术可能会产生反作用。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近期对使用特斯拉和沃尔沃(Volva)ADAS系统的驾驶员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辅助功能启用时,这些驾驶员更有可能查看手机或从事其他潜在危险活动。尽管全自动驾驶汽车的科幻愿景描绘了通勤者在汽车载着他们穿梭城市时开会和看电影的场景,但这一现实仍遥远。相反,ADAS处于一个中间地带,提供了一些便捷的自动化功能,但仍需要驾驶员的完全注意力。特别是特斯拉,因其ADAS系统自动化能力被立法者质疑存在夸大宣传。
ADAS功能的普及度正在提高。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在2021年发布的一份报告估计,全球销售的新车中约有33%配备了某种形式的ADAS。这比前一年新车中仅10%的比例有所上升。换句话说,看起来驾驶员们将不得不习惯他们的汽车对他们“大喊大叫”,无论他们是否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