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为21世纪的航空母舰配备飞机方面,美国海军希望实现至少60%的无人飞行器组合。据《航空周刊》报道,这一目标“在9月份举行的年度尾钩协会研讨会上由多位官员在更新中概述”,该组织是一个海军飞行员的联谊会,这些飞行员目前和过去执行的任务正是海军打算大部分转移给机器人的工作。
海军一直公开表示希望更多地在航母上使用无人飞行器。在2021年3月,海军少将詹姆斯·基尔比告诉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我们认为我们可以在一个航空联队中实现高达40%的无人机,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从40%提升到60%是一个显著的飞跃,尽管这与海军未来几十年打算如何整合和扩大无人机使用范围的总体战略是一致的。在海军的长期采购战略文件《2022年导航计划》中,海军表示,到2040年代,他们计划部署“用于反潜和反水面战的飞机,包括直升机和海上巡逻侦察机,所有这些都将由无人航空系统进行增强”,目标容量为“约900架”。
对海军来说,其大部分无人航空计划取决于MQ-25“黄貂鱼”加油无人机的持续成功。该型无人机的任务是从航母甲板起飞,与F/A-18战斗机等一同飞行到任务的一部分路程。然后,“黄貂鱼”将在飞机空中加油,为其加满油,从而延长这些战斗机的有效航程。目前这项任务由经过特殊改装的F/A-18飞机执行,但将其转移给专门的无人机将使有人驾驶战斗机能够执行其他任务。
在2021年6月,一架“黄貂鱼”成功地在飞行中从外部储罐向一架战斗机输送了燃油,该飞机的测试仍在继续,海军预计该无人机将在2026年投入使用。虽然不如海军无人机未来可能执行的作战任务那样引人注目,但加油任务要求掌握从航母甲板起降的能力,以及无人机在空中与载人飞行员近距离协调的能力。如果机体及其自主系统能够完成这些任务,那么将来就可以将其改装用于侦察或攻击等其他任务。
增加无人飞行器可以潜在地增加部署的飞行器总数,因为自主系统不受人类飞行员可用性或容量的限制。无人飞行器也可以从一开始就不需要考虑容纳人类飞行员,这样设计者就可以在建造机体时不必考虑驾驶舱以及飞行员安全系统,如弹射座椅、氧气供应和冗余发动机。
通过转向自主化节省了飞行员的劳动力,并通过更紧凑的无人机设计节省了航空母舰的空间,这些机器人僚机可以使舰艇能够将更多的飞行器投入空中,而无需相应地增加飞行员数量或航空母舰甲板。
[相关:美国海军的愿望清单:350艘舰艇和150艘无人船只]
海军的意图在国防部各部门都有类似之处。9月,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宣布了ANCILLARY项目,该项目旨在寻找一种多功能无人机,可以在崎岖的环境和舰船甲板上起降,而无需任何额外的基础设施。通用原子公司(General Atomics)的GAMBIT项目则向空军推销,作为从单一核心设计开发四种不同无人机型号的一种方式,从而通过共享零件实现成本节约和通用性。
除了这些设想中的项目,空军还致力于开发半自主无人机,这些无人机可以接收指令并与载人飞机编队飞行。这项忠诚僚机计划旨在增加编队飞行的飞机数量,以及传感器和武器的数量,而无需增加飞行员数量。它还允许空军围绕现有的载人战斗机开发一系列可轮换的无人机,并有望缩短生产周期和快速部署新能力。
[相关:通用原子公司Gambit系列军用无人机及其独特职能指南]
海军的最终设想,从40%无人化到60%无人化,是希望新型机器人飞机表现足够好,能够证明其在航母上的位置,同时又足够“消耗”,能够承担冲突中的大部分风险,从而使人类飞行员免受敌方防空武器的威胁。一名牺牲的飞行员是一场悲剧。一架被击落的无人机仅仅是损失的设备和随后的文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