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结合了前沿的3D成像、无人机摄影和虚拟现实,以及一丝不苟的详细手绘的纪录片项目,正在对阿富汗一些最令人惊叹、濒危的历史遗迹进行数字化保存。周五,麻省理工学院 (MIT) 预览了即将发布的“看见之道 (Ways of Seeing)”,这是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及其阿迦汗文献中心与阿迦汗文化信托基金合作的一项努力,旨在为全国范围内的重要建筑遗址创造“扩展现实”(XR)体验。
“看见之道”目前重点关注阿富汗境内的四个独立历史遗址:巴尔赫的绿色清真寺、喀布尔南部一座被称为帕尔万佛塔的佛教圆顶建筑、15世纪的Gawhar Saad王后墓,以及建于12世纪、位于阿富汗西部偏远地区的200英尺高的Jam宣礼塔。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公告,学者们选择这些遗址是因为它们在建筑和宗教上的多样性,以及其中一些地点相对难以到达。
[相关:令人震惊的泰坦尼克号3D扫描,精确到毫米。]
为了收集视觉数据,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与一支阿富汗数字制作团队合作,该团队在接受了远程的“3D扫描空中作业”培训后,前往选定的地点。在那里,现场记者在每个地点收集了15,000到30,000张图像。与此同时,麻省理工学院建筑设计与计算系的博士候选人Nikolaos Vlavianos领导了一项工作,以“计算方式[生成]点云和网格几何体,并进行详细的纹理映射”。
之后,麻省理工学院校友、执业建筑师Jelena Pejkovic通过VERNADOC,一种由芬兰建筑师Markku Mattila首次开发的传统墨水渲染技术,绘制了这些地点的详细图纸。Pejkovic在周五的公告中说:“我想重新发现最传统可能的记录方式——直接用手测量,用手绘制。”
虽然“看见之道”旨在为偏远且可能濒危的历史遗迹提供最前沿的数字化保存手段,但该团队最终希望将档案提供给世界各地的流离失所的阿富汗人,以及“任何渴望见证它们的人”,项目负责人、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教授Fontini Christia说。Christia的团队还希望这种扩展现实建模的方法最终能够规模化并复制到全球其他濒危遗产地,以应对环境灾难、战争和文化挪用。“看见之道”定于2023年6月底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