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初发布于The Drive。
自动驾驶汽车的支持者经常以提高效率为由,鼓励运营商交出控制权。他们不仅关注陆路交通,现代汽车建造的一艘货船本月也成功完成了由自主航运技术操控的、具有开创性的太平洋航行。此次航行非常成功,尤其是在节省了大量燃料、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方面。
此次航行由 SK Shipping 公司运营、HD Hyundai 子公司 Avikus 建造的“超大型”液化天然气油轮“Prism Courage”号完成。该油轮配备了公司 HiNAS 2.0 技术,这是一个二级海洋航运自动化套件,大致相当于汽车的 SAE 自主等级。它需要人工监控,但允许在一定程度上脱离操作,在船舶方面,它可以自动导航以应对天气、波浪高度和附近船只交通。与通用的汽车系统(如 GM 的 Super Cruise)一样,它并非完全自主航行,但它为船员承担了大量的繁重工作,并在其航行中证明了自己在真实环境中长时间自主工作的能力。
HiNAS 在长达 33 天的墨西哥湾至韩国 Boryeong 液化天然气码头航行中得到了验证,途中还经过了巴拿马运河。在此过程中,美国船级社和韩国船级社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实时监控,以确定该技术的性能和可靠性。
“Prism Courage”号在 20,000 公里的航程中,仅有约一半的距离由自主系统操控。Avikus 没有具体说明其使用地点——可能更多地是在开阔的海洋,而不是在复杂、交通繁忙的航运枢纽。尽管如此,这使得该公司获得了完成首次大型商船自主跨洋航行的荣誉,并在此过程中展示了该技术的潜力。HD Hyundai 声称,“Prism Courage”号的航程将燃油效率提高了 7%,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 5%,同时安全地避免了约 100 次潜在碰撞。
Avikus 预计此次航行将使 HiNAS 2.0 获得美国船级社的认证,从而允许该系统实现商业化。该公司已开始为此做准备,通过宣传 HiNAS 可以弥补劳动力短缺并提高安全性。当然,仅凭减少排放这一项就足以证明该系统的价值,因为海运是导致大气污染的主要但未被充分认识的来源。即使您不了解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您也会欣赏到燃油效率的提高,因为石油产品的价格不断飙升。最终,消费者总是会感受到价格上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