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与通用汽车合作生产的全电动车型Prologue,已成为该品牌的一大亮点。Prologue 是第四季度在美国销量最佳的非特斯拉电动汽车。
以特斯拉为参照点似乎说明了本田在行业内的意图。然而,本田并未局限于此,并计划提供多种动力总成选择的车型——汽油、混合动力和电动——以满足广泛的客户需求。毕竟,正如本田美国销售副总裁Lance Woelfer所言,“电气化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
“电气化之路将充满曲折,”美国本田可持续发展和商业发展事业部副总裁Jay Joseph承认。“这将取决于客户的需求;我们不能强迫客户购买他们不想要的车辆,所以要让它们具有吸引力的是我们的责任。”
与此同时,本田推出了两款拥有醒目外观的电动汽车概念车:一款SUV和一款轿车。这款被本田称为Saloon的轿车引发了人们的议论,它让人想起线条分明的兰博基尼Countach或德洛里安DMC-12。0系列车型充满了未来感,并让人联想到本田标志性的人形机器人ASIMO(高级创新移动机器人),它们并非随意在CES上亮相。这两款车型都已确认将于2026年在俄亥俄州的本田电动汽车中心投产。

遵循该汽车制造商“薄、轻、智”的工程理念,即将推出的0系列车型将与埃隆·马斯克及其席卷美国海岸的新一波电动汽车展开竞争。
为电池电动汽车产品线注入新智慧
本田全新的电动汽车开发方法是其电气化时代的一大进步,从以人为本的M/M(乘员最大,机器最小)理念演变而来。
“在这个电池电动汽车(BEV)的新时代,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将本田的优点发扬光大,”本田BEV业务部副总裁Kariya Mitsuru在接受《流行科学》一对一采访时表示。“这就是‘薄、轻、智’理念的由来。”

Kariya解释说,薄和轻与最初的M/M本田理念一样,都关乎效率。在BEV时代,轻量化、风阻系数和卓越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对于提高效率变得更加重要。此外,在电动汽车中,所有系统(大脑,即“智慧”)都是互联的,包括车辆控制、信息娱乐、自动驾驶和驾驶辅助系统。Kariya表示,本田希望明确选择“智慧”而不是“智能”一词,不仅意味着让汽车更智能,而且是为下一代而进化。
这种智慧最终在俄亥俄州得以实现,本田可以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纯汽油车、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Joseph提到,目标是在本十年末将固态电池投入生产。
新电动汽车产品线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全新的操作系统,名为ASIMO,以本田深受喜爱的机器人命名。同时,本田正在与总部位于东京的Renesas Electronics Corporation合作开发高性能芯片。
挑战特斯拉
向电动汽车的演变带来了另一项重要技术,那就是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多年来一直在谈论L3级自动驾驶,本田已在日本实现了L3。但让我们先退一步解释一下这些等级的含义。
根据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的定义,L1级自动驾驶是指驾驶员辅助功能提供转向或刹车/加速中的一项。L2级同时提供这两项功能;例如,同时实现车道居中和自适应巡航控制。这可能听起来平淡无奇,因为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在近几年新车中体验过的水平。L3级表示车辆配备了在有限情况下驾驶车辆的技术。但驾驶员必须随时准备接管。
本田正朝着最后一个级别迈进。0系列车型“将提升本田在L3级(脱离视线)自动驾驶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本田相信,“脱离视线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有助于实现未来零交通事故死亡的目标。”因此,本田正在通过0系列积极追求自动驾驶技术。
特斯拉的FSD(完全自动驾驶)模式听起来可能像L3级甚至L4级,但目前它仍牢牢地处于L2级别。
特斯拉官网写道:“自动驾驶和全自动驾驶(监督)模式旨在由全神贯注的驾驶员使用,他们双手握住方向盘,并准备好随时接管。”Kariya将两家公司的理念区分为以人为本和以机器为中心。



“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软件定义汽车,我认为您可以看到特斯拉和本田都在不断发展并激烈竞争,”他说。“当我想到本田的价值观、本田代表什么时,我们一直专注于以人为本的车辆开发。在我看来,特斯拉在开发汽车时,他们考虑的是自动驾驶或制造一辆自动驾驶汽车。”
相比之下,Kariya解释说,本田专注于制造人们喜欢的、在长途旅行中驾驶起来有趣或轻松的车辆。
“我们一直持有这种观点,我认为这是我们公司真正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