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的新机器人管家是通过社交媒体和维基百科文章训练出来的

谷歌的子公司 Everyday Robots 正在利用先进的语言模型来训练其机器人理解复杂的对话。
Everyday Robots helper robot picking up snack bar off of table
“我来帮你拿!” Everyday Robots

机器人管家长期以来一直是未来流行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但与其设想它们的存在,不如让它们成为现实。正如《Wired》和《路透社》等媒体本周早些时候报道的那样,研究人员至少向拥有大量助手机器人又近了一步——但目前还不要指望它们在家中或办公室投入使用。

谷歌最近通过与 Everyday Robots 的合作展示了其最新的项目之一。该公司最初隶属于 Alphabet Inc. 的 X 部门,该部门负责研究“登月项目”,例如 计算农业大气水收集。基于与驱动近期引起轰动的聊天机器人(如 OpenAI 的 GPT-3 文本生成器)类似的技术,Everyday Robots 的助手利用谷歌的先进 Pathways 语言模型 (PaLM) 系统,通过从互联网和人类互动中收集的海量语音数据来解析用户输入。然后,它使用一个名为 SayCan 的配套系统来决定最合理的响应操作。

[ 相关:“研究人员利用人工智能解释复杂科学。结果喜忧参半。” ]

例如,一位谷歌研究科学家在一个连接到 Everyday Robots 的单臂机器人(该机器人看起来像一个大型停车收费表)的笔记本电脑上输入了“我饿了”。然后,机器人考虑了这个陈述,自行滑向附近的柜台,并带回了一袋薯片——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选择的解决方案并非预先编程好的,而是基于由书籍、社交媒体、维基百科文章和其他大量语言的在线来源构建的海量对话数据库做出的决定。

虽然该系统仍需要人类训练来学习对文本命令的各种物理“解决方案”(其他例子包括用海绵清理溢出的液体,以及打开抽屉取物品),但人工智能能够确定哪种响应适用于细微的人类互动,这是实现更流畅、更准确、更有帮助的机器人技术的一大进步。

当然,这些系统并非没有缺点。基于互联网来源的语言模型(毫不奇怪)经常会产生 种族歧视、不准确或误导性的结果。虽然 Everyday Robots 的新原型不太可能因为其抓取零食或清洁餐具的解决方案而冒犯用户,但这些固有的问题需要仔细的关注和修改,以确保尽可能好的机器人未来……当然,无论何时到来。谷歌机器人研究高级总监 Vincent Vanhoucke 最近承认:“我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真正掌握其直接的商业影响。”所以,目前,你还得自己从柜子里拿出薯片。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Andrew Paul Avatar

Andrew Paul

特约撰稿人

Andrew Paul 是 Popular Science 的特约撰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