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开发的一种脑植入物有了新的进展,它能让一位无法说话的瘫痪患者通过将他们的脑信号翻译成文字来获得交流能力。本周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的这项研究表明,一名患者现在只需通过思考,就能从大约1150个单词的词汇库中“打字”,速度约为每分钟29个字符(约7个词),准确率高达94%。
尽管该设备的一个版本去年首次在《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被描述过,但当时它的功能比现在的版本要受限得多,而且依赖于患者尝试发出声音,然后由计算机系统进行翻译。
[相关:个性化脑植入物如何帮助一名女性摆脱严重抑郁症。]
“神经假体有潜力恢复因瘫痪而无法说话或打字的人的交流能力。然而,尚不清楚默不作声地尝试说话是否可用于控制通信神经假体,”研究小组的论文摘要中写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团队利用深度机器学习和语言建模技术,解码测试患者在默念并通过北约字母表(“a”用“alpha”,“b”用“bravo”,依此类推)拼写时的字母序列。
“北约语音字母表是为了在嘈杂的信道上进行通信而开发的,”该研究的合著者之一本周告诉《Live Science》。“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就像在这种嘈杂的神经记录环境中一样。”当患者想到代词时,算法就会通过一个由128个电极组成的网络来解读大脑活动,这些电极先前已布满在他的大脑表面,特别是在控制声带肌肉的区域和一个与手部运动相关的区域。要结束一个句子,试验参与者会尝试挤压他的右手,然后这就被解释为句子的结束。
目前,该设备需要有线连接才能运行,但研究人员希望有一天能过渡到完全无线接口。他们还认为,有潜力结合之前实验和他们最新实验中开发出的能力,创建一个能够同时适用于声音和意念表达的交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