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自动化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能影响收入不平等

麻省理工学院和波士顿大学的一项新研究认为,工作场所自动化比以往的研究表明的更加成问题。
Blue robotic arm in factory working on assembly line with plywood materials
“不上不下的自动化”对公司的益处远大于对工人的益处。Deposit Photos

随着各大公司不断宣布日益自动化的劳动力链,许多人类员工理所当然地担心自己的工作可能无法免受迫在眉睫的机器人推广。不幸的是,关于自动化历史和长期影响的新研究表明,潜在的负面影响可能比预测的要严重。

发表在《Econometrica》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前所未有地深入研究了过去四十年来机器人劳动力的影响,揭示了新出现的“不上不下的自动化”比几乎任何其他因素都更能加剧白领和蓝领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根据该论文,“不上不下的自动化”指的是那些为公司节省大量资金并消灭低技能人力工作的行业机器人,以此换取相对较小的生产力提升和消费者便利。

[相关:亚马逊最新仓库机器人已发布。]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今天早上发布的一份声明,联合研究者、麻省理工学院的 Daron Acemoglu 和波士顿大学的 Pascual Restrepo 估算,在综合考虑了 1980 年至 2016 年的多种数据集和经济普查细分数据后,自动化“已将没有高中学历的男性的工资降低了 8.8%,没有高中学历的女性的工资降低了 2.3%,均已考虑通货膨胀”。

正如新闻稿所解释的,尽管自 1980 年以来拥有大学和研究生学位的人的通胀调整后收入稳步增长,但没有高中学历的男性的总收入却下降了 15%。劳工工会衰落、市场集中以及其他技术进步等多种因素都导致了这些问题,但 Acemoglu 和 Restrepo 的证据表明,“不上不下的自动化”系统的兴起解释了“群体不平等变化或差异的 50% 到 70%”。

这些“不上不下的自动化”如今几乎随处可见。麻省理工学院以超市自助结账机为例——虽然顾客可能享受更短的结账队伍,但她们打包商品的效率和效果很少能与训练有素的人类员工相比。更重要的是,劳动力成本并没有被自动化系统完全消除,而是巧妙地转嫁给了消费者自己,她们现在需要自己打包商品,而无需为此获得报酬。杂货连锁店通过不支付额外员工的工资节省了大量资金,消费者也可能享受(有时)更快的体验,但当在更大的图景下审视时,“不上不下的自动化”无法证明其存在是合理的。

[相关:亚马逊收购 iRobot 受到 FTC 审查。]

虽然一些人设想了一个模糊的未来,即所有体力劳动工作都将被自动化取代,但许多分析人士更关注的是行业机器人已经对受教育程度较高和较低的工人造成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前者获得的益处远大于后者。根据麻省理工学院的说法,Acemoglu 和 Restrepo 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更严峻的前景,即自动化降低了工人的赚钱能力,并可能降低了政策解决方案——如增强工人议价能力、减少市场集中度——缓解自动化对工资的有害影响的程度。”

亚马逊等大公司继续推进仓库自动化,同时夸耀其潜在的员工福利,但正如 Acemoglu 和 Restrop 在他们的新研究中所争论的,面对劳动力机器人化的长期影响,人类劳动者理应且需要更严格的保护。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Andrew Paul Avatar

Andrew Paul

特约撰稿人

Andrew Paul 是 Popular Science 的特约撰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