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是葛底斯堡战役——美国内战中最血腥的战役——150周年纪念日。最终,这场战役阻止了罗伯特·E·李将军的邦联军队入侵北方,并与次日联邦军在维克斯堡的胜利一起,将战争的势头牢牢地转向了联邦的方向。内战的持续时间和结果,以及葛底斯堡战役的结果,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当时武器装备的影响。这一事实激发了一个思想实验:如果今天我们打内战,使用现代技术呢?如果我们保持权力平衡不变,以及各方respective的资源、目标和将领,但引入无线电和“渡鸦”无人机这样的东西呢?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咨询了四位专家。
- 彼得·卡迈克尔(无亲属关系)是盖茨堡学院历史学教授兼内战研究所所长。
- 迈克·福布斯是一名陆军军官,拥有装甲侦察背景,通俗地说就是他曾驾驶坦克侦察敌情。
- 布雷特·弗里德曼上尉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野战炮兵军官,他的工作是研究如何最有效地为美国服务而使用爆炸物。
- 克里斯平·伯克是陆军的直升机飞行员。
1. 现代技术将如何改变内战的进程和长度?
彼得·卡迈克尔:
最显著的区别将是从常规战争转向游击战,或者有些人称之为非正规战术。技术变革赋予了个人巨大的火力,而这在内战时期根本不存在。所以,我们现在所认为的常规战争,即大规模军队作战,将根本不可能实现,因为现代军队拥有空中力量和地面力量。
…当你能够给予从事非正规战争的人员如此强大的火力,让他们几乎能够挟持一支优势兵力时,那么你就面临着一场可以持续不断地进行的冲突,因为它不像内战时期的邦联那样对资源和战争力量有要求。
迈克·福布斯:
只需一台手持“渡鸦”无人机,李将军或许就能扭转战局。我认为这将缩短战争进程,仅仅是因为机动化和机械化将节省大量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的时间。而且,现代武器很可能比当时步兵使用短程、慢速的轻武器更能迅速地将内战中的主要战役推向决定性的(且是火热的)结局。
克里斯平·伯克:
[在葛底斯堡战役的第二天]罗伯特·E·李将军希望通过派遣他最信任的将领之一,詹姆斯·朗斯特里特少将,穿越“魔鬼的巢穴”和附近的桃园,试图迂回包抄联邦军脆弱的左翼,从而为邦联争取一场速胜。
然而,北军的侧翼并非那么脆弱;沿着埃米茨堡路部署着联邦军的第三军。李将军希望的快速包围战,却演变成了美国历史上最传奇的战役之一,因为第三军——包括约书亚·张伯伦上校和第20缅因团——在圆顶山前坚守阵地。
那么,李的部队为何会攻击一个坚固设防的联邦阵地?一周前,李将军派遣了他的骑兵部队,由J.E.B.斯图尔特指挥,掩护李将军北上行军的北翼。[斯图尔特没有直接掩护和侦察李的部队,而是选择了风险更大、更雄心勃勃的路线,途中还掠夺财物。]这让李将军失去了关键的情报。事实上,史密森学会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鉴于葛底斯堡周围起伏的地形,李将军尽管离联邦军队只有一英里多,却根本无法看到那支9万多人的联邦军队。
这是自战争开始以来,将领和士官们一直困扰的问题——下一个山丘后面是什么?
忘掉“捕食者”无人机吧——只需一台手持“渡鸦”无人机(当前成本20,000美元),李将军就能侦察到小圆顶山一带,并可能真的扭转了战役[乃至战争]的局势。“渡鸦”无人机重4.4磅,配备摄像头,可在白天和夜间将数据传输给指挥官。其射程为10公里,电池续航90分钟,这款AeroVironment的小型无人机本可以揭示整支穿着蓝色军装的联邦军队,或许就此改变历史进程。
2. 现代通信系统将在哪些方面改变战役的进程和结果?
彼得·卡迈克尔:
无人机将使战场上的一切都变得无关紧要。它们将极大地改变进攻军队的作战方式,而内战时期的进攻军队往往缺乏凝聚力、协作和协调。这三点在内战时期都很难实现,因为当时的技术无法让军官和下属确保他们的调动同步。在葛底斯堡,邦联军队常常难以统一行动,缺乏共同的目标……
真正的关键在于,一旦命令被传达,无论是书面还是口头,当命令下达至地面时,情况早已发生变化。虽然现代技术不能让军官预判敌人的下一步行动,但它确实允许更快的反应。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区别。
就是这样:我们需要真正地体会并,我认为,对内战将领们抱有同情心。想象一下这些将领们收到的信息碎片!我是说碎片。而且常常是相互矛盾的。有了这些碎片,你就必须能够想象出“整体”:不仅仅是你的军队,还有敌军在哪里。再说一遍,这些信息如此片面、零碎且矛盾:这些将领们能够如此有效地调动军队,真是令人惊讶。
迈克·福布斯:
很难夸大像[短程战术]无线电这样简单的东西对葛底斯堡这样的内战战役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更不用说更先进的系统了。
以卡什敦和葛底斯堡之间沿钱伯斯堡公路上的第一天活动为例:只需要少量带有无线电的侦察哨,就能准确、近乎实时地报告联邦军队进入葛底斯堡并建立防御工事的信息。仅凭这一点,就可以免去第二天早上那场“侦察部队试探攻击”,这场攻击比李将军期望的要早,并且由此开始了战役。
当时最先进的战场通信系统——“送信的信使”及其更高级的变体“骑马送信的士兵”——也导致了诸如臭名昭著的“如果可能就占领公墓岭”事件。如果李将军和他的下属能够进行简单的双向对话,这件事的结果可能会完全不同。
布雷特·弗里德曼:
南方当时获得现代技术的机会远少于北方,其获取技术的资源也更少。假设即使加上当今的现代技术,北方仍然在技术上占有优势,那么结果也不会改变。它可能会改变[战争的]长度,因为空军将为南方提供从国外获得补给的另一种选择。
3. 在葛底斯堡这样的战场上,坦克和现代火炮会面临哪些挑战,又会制造哪些挑战?
彼得·卡迈克尔:
我对这些武器的能力了解有限。但是,我认为我们目前拥有的技术——无论是坦克还是无人机——在葛底斯堡战场上将“绝对”不会遇到任何阻碍。
在葛底斯堡,现代技术会让内战时期的军官们能够忽略地形。我不认为联邦军在葛底斯堡的强大、制高点会有多大影响。
迈克·福布斯:
首先,坦克、其他装甲车辆以及现代间接火力系统,如迫击炮、火炮和火箭炮,将极大地扩展和扩大交战区域。例如,卡什敦和葛底斯堡之间的距离在火炮射程之内。如果双方都能向试图挖掘防御工事或集结进行进攻的士兵倾泻155毫米炮弹,那么两支大军就无法在战前像那样集结。而这仅仅是火炮。现代火箭炮甚至可以从哈里斯堡、黑格斯敦或巴尔的摩攻击葛底斯堡。
作为假设的坦克/装甲车辆战场,葛底斯堡将与实际战场截然不同。从圆顶山到葛底斯堡市界,从塞米纳里岭到公墓岭的另一侧,整个7月2日和3日的战场长度和宽度都可以被坦克炮或反坦克制导弹药覆盖。实际上,这将极大地扩展战场空间,并缩小在相同空间内交战的部队规模。例如,沿着钱伯斯堡公路的进攻路线,现代机械化部队的规模将是连级(最多营级),而不是19世纪60年代的师对师的战斗。
布雷特·弗里德曼:
今天的火炮与那时大不相同。内战时期的炮手只能击中他们能看到的目标,而且火力不准确。炮手对影响炮弹落点的绝大多数因素一无所知,因此无法将其纳入考虑。最重要的变化并非火炮本身,而是通信技术,它使观察员能够看到每一发炮弹的落点,并向火炮报告如何更好地命中目标。在内战期间,部队可以驻扎在山脊、丘陵、岩石、城镇等后面,不受敌军攻击。而通过间接火力,部队可以随时随地受到攻击。持续的现代炮击将会在朗斯特里特部队到达之前,就将圆顶山上第20缅因团扫荡干净。集中在第三天攻击联邦军中部的炮击,将使皮克特师能够攻击联邦军防线上的一个血肉模糊的缺口,而不是坚固的防御工事。总之,现代火炮使得内战时期常见的线性战术和部队集结变得 suicidal(自杀性的)。
4. 如果只有我方拥有,哪一种现代军事技术将能确保在葛底斯堡这样的战役中获胜?
彼得·卡迈克尔:
嗯,无人机。无人机的运用将使战场上的一切都变得无关紧要。不仅仅是因为技术,而是因为它使得一方能够像玩战争游戏或电子游戏一样作战。另一方将完全无助,因为,很明显,如果你控制了制空权,你就控制了地面。不仅仅是指可以歼灭敌军,还可以瘫痪通信线路。无人机提供了对地面的那种指挥和控制,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程度——我想强调——*一定程度*的精确性。关于“外科手术式打击”的说法,我们只需要问问那20%的被美国无人机袭击打死的平民——无辜的男人、女人和儿童——他们是否真的认为这些打击是外科手术式的。
迈克·福布斯:
葛底斯堡是一场势均力敌的战斗,在许多关键点上都可能倒向任何一方。所以,任何能让一方拥有巨大技术优势的装备,很可能都会决定胜负:几台无线电。射程更远或射速更快的步兵武器。间接火力能力。机械化或机动化。无人机。这些中的任何一种,如果运用得当,都将极大地改变天平。
布雷特·弗里德曼:
我讨厌“一件技术就能消除战争固有的概率和偶然性”的这种想法。抱歉。
克里斯平·伯克:
忘掉机关枪和坦克吧——一支装备罐头食品、疫苗和化学厕所的18世纪军队可以征服整个地球。火药、航空和内燃机经常被列为最重要的军事创新。然而,很少有人承认野战补给和预防医学的进步,尽管几千年来,营养不良和疾病的危害可能与敌方行动一样大。在内战期间,据估计,近三分之二的死亡是由于疾病造成的!
邦联军队,就像几个世纪前的军队一样,被迫就地取材。马匹需要在傍晚时分吃草,而士兵们则停下来,生火做饭,享用发霉的面包、咸肉干和风干的猪肉。每天扎营——搭帐篷、做晚餐和早餐等等——都会削减军队行军时间数小时。快进到今天,现代的“军用即食口粮”(MRE),每份含有1200卡路里,几分钟内就能加热好。
更不用说,现代卫生、医疗和免疫接种也能挽救许多伤亡。军营生活常常伴有痢疾(由离水源太近挖掘的厕所引起)和传染病——这些情况因军中合格外科医生短缺而加剧。
忘掉机关枪和坦克吧——一支装备罐头食品、疫苗和化学厕所的18世纪军队可以征服整个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