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加州,执法部门正在使用车牌识别器来构建一个庞大的、公开可用的个人信息数据库——所有这些信息都是合法获取的,无需搜查令。2011 年,负责协调执法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北加州地区情报中心与总部位于硅谷的国防承包商 Palantir 签署了一份合同,以创建一个能够存储 1 亿条车牌记录的数据库。
计算机安全顾问 Michael Katz-Lacabe 请求圣利安德罗市(加州)提供车牌识别器拍摄到他汽车的记录。他发现了 112 个实例——包括一张他带着年幼的女儿们走出他的普锐斯(Prius)的照片。
与此同时,在德国,一名自 2008 年以来向车辆和建筑物开枪至少 762 次的连环公路枪击案嫌疑人,于 4 月份被抓获,这得益于一个专门为了抓捕他而设立的车牌识别系统。据当地官员 Edgar Wagner 称,为了抓捕这名孤狼嫌疑人,拍摄了 6000 万至 8000 万张包含元数据的无辜民众的照片。
这种对私人、无辜公民的持续拍照绝对令人毛骨悚然。但对于会挑战全面车牌监控的隐私倡导者来说,有一个奇怪的障碍:因为车牌是在车辆行驶在公共场所时显示在车外的,所以这些信息在技术上是公开的。
车牌识别器是如何工作的?
要理解车牌识别器的影响,包括其益处和潜在的滥用,了解这项技术是有帮助的。这些项目的数据是由自动车牌识别(ALPR)技术生成的,该技术使用摄像头和软件来查找和记录车牌号码。摄像头通常工作在红外线和可见光光谱,这使得系统可以在白天和晚上工作。处理单元获取摄像头记录的图像,并使用算法将数字从视觉噪声中分离出来。然后,车牌号码被存储、加上时间戳,并标记上位置信息。
ALPR 系统通常安装在三个地方:红绿灯摄像头旁边,监控停车场出入口,以及安装在警车上。大多数时候,它们记录的是停放车辆的车牌。
在爱荷华市,对被动侵犯隐私的担忧导致了对禁止使用车牌识别器的考虑。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公民自由联盟(ACLU)和电子前沿基金会(EFF)提起诉讼,起诉洛杉矶警察局和洛杉矶县治安官部门,要求这些部门披露他们使用车牌识别器收集的信息。
能够调出特定车辆多年行程记录的能力,当然对刑事调查是巨大的帮助。因此,除了爱荷华市提议的禁令等先发制人的立法措施外,警方似乎不太可能很快停止使用这项技术。我们将密切关注 ACLU 的法庭案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