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7日,在阿拉巴马州伯明翰,一名41岁的男子被送往医院,当时他浑身是血,不省人事,坐在汽车的乘客座位上。这名男子因腋窝处的两处枪伤失血75%,当护士们在下午4:50将他从车里拉出来时,他离死亡只剩下不到5分钟。
下午4:53,前陆军外科医生、发明家约翰·克劳斯霍恩(John Croushorn)将一条充气止血带绑在了这名虚弱男子身上。“我们浑身是血。护士正在按压止血,我让她移开手,”克劳斯霍恩告诉《大众科学》。“她说‘不行,血会再次涌出来。’ 我说‘没关系,你可以移开手了。’ 于是她移开了手,她惊呆了。一旦止血带装好,一滴血都没有流出来。”他们迅速将男子送往手术室,外科医生在那里成功修复了他的动脉损伤。
“我本来会是那个医生,去告诉他妈妈‘我很抱歉,你儿子去世了’,”克劳斯霍恩说,他花了过去六年时间完善他发明的楔形止血带。“那个周末,我去医院看望了那个病人,见到了他的父母。他妈妈走过来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感谢我救了她儿子的命。”
***
克劳斯霍恩的这款类似旅行包的止血带(曾获得2012年《大众科学》发明奖)于2011年获得FDA批准,并于今年夏天挽救了它的前两条生命。这项发明解决了长期困扰战地医务兵和急诊室医生的难题。当患者遭受连接处大出血——腹股沟、骨盆、肩膀或颈部基部严重出血时——他或她常常会死亡,因为传统止血带无法足够紧地绑在躯干上以阻断血流。
“我本来会是那个医生,去告诉他妈妈‘我很抱歉,你儿子去世了’。”克劳斯霍恩和共同发明者、乔治亚州立大学医学院急诊医学系主任兼前战地医务兵理查德·施瓦茨(Richard Schwartz),以及美国陆军特种作战部队前医务兵泰德·韦斯特莫兰(Ted Westmoreland)在海外服役期间,对连接处大出血非常熟悉。敌人常常瞄准骨盆和上半腿,因为防弹衣并不总是能覆盖这些区域,美国陆军认为连接处大出血是战场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这款新型止血带通过巧妙而极其简单的机械设计来阻止大出血:医务人员将设备系在患者的腹部,肚脐上方,然后通过转动棘轮来拧紧。一个手动泵充气一个楔形气囊,该气囊会挤压肠道,将患者的主动脉压迫在其脊柱上,从而阻止所有流向下肢的血液。根据一份近期陆军报告,像这样的止血设备在2001年10月至2010年4月期间,平均每月本可预防三名军事死亡。

两次巧合阻止了阿拉巴马州男子原本必死的命运:他到达医院时距离克劳斯霍恩的班次结束不到一小时——其他医护人员可能不会知道从克劳斯霍恩办公室拿止血带。更重要的是,佐治亚州医学院的研究最近刚提出该设备可用于止住肩膀出血。
在阿拉巴马州枪击事件发生几周前,腹主动脉止血带在阿富汗救了一名男子。该男子因爆炸装置的冲击失去了双腿,命悬一线。目前他已康复并与家人团聚。
***
施瓦茨和克劳斯霍恩于2006年在一次医学会议上萌生了制造充气设备的想法。不久,他们开始与韦斯特莫兰合作,并亲自测试早期原型。“有一次,理查德在他的肚子上绑了一本教科书,并在下面放了一个普通的血压袖带。他妻子给我发了一张他躺在地板上的照片,”克劳斯霍恩说,他委婉地形容佩戴该设备“非常不舒服”。
传统止血带无法足够紧地绑在躯干上以阻断血流。2011年10月,他们申请FDA批准,预计过程需要三年。“八天后,FDA告诉我们他们接受了我们的所有研究,”克劳斯霍恩说。“我们甚至还没有找到一家制造商。”(想了解更多关于他们如何发明止血带的内容,请阅读《大众科学》2012年6月刊。)

美国陆军立即订购了60个止血带,用于阿富汗的战地医务兵,第一批去年夏天交付给部队。自那时以来,克劳斯霍恩的公司又向美国及外国军方出售了150台设备。欧盟监管机构于2012年5月认证了腹主动脉止血带,现在英国、荷兰、奥地利、德国、法国和瑞典的特种部队都配备了该设备。
施瓦茨、克劳斯霍恩和韦斯特莫兰都曾因可以用他们的发明阻止而失去过病人或朋友。“我记得有个被击中腹股沟的病人,”施瓦茨去年告诉《大众科学》。“我们在将病人送往手术室的途中做了各种事情,但尽管我们身处一级创伤中心,病人还是因无法及时到达手术室而大出血死亡。这个设备给了我们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