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47B 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首次触地起降

海军的无人、自主作战飞机演示机继续成功完成无人航空领域的新里程碑。
130517-N-YZ751-017 大西洋(2013年5月17日) X-47B 无人作战航空系统(UCAS)演示机在“乔治·H·W·布什”号航空母舰(CVN 77)的飞行甲板上进行触舰复飞着舰。这是首次有无人机在海上完成触舰复飞着舰。乔治·H·W·布什号正在大西洋进行训练演习。(美国海军摄影,由大众传播专家二等兵Tony D. Curtis / 发布) MC2 Tony D. Curtis

海军的无人和自主X-47B继续创下新的里程碑。在上周二完成其首次从航母甲板上弹射起飞后不到一周,无人作战航空系统(UCAS)周五在“乔治·H·W·布什”号航母上执行了首次触舰复飞着舰——即飞机着陆后加速再次起飞——这使得这项技术演示机离完全具备航母起降能力又近了一步。

X-47B是海军首架能在航母甲板上操作的现代无人固定翼飞机,目前正在验证一系列技术,这些技术将使未来的一个项目(称为无人航母起降监视与打击系统,或UCLASS)能够生产出实际的、用于海军服役的无人、自主作战飞机。对于UCLASS至关重要的是,飞机和航母上都配备了精确的GPS和相对导航技术,将两者连接成一个无缝的系统,这就是我们在下面的视频中看到的。

在视频中,X-47B在航母甲板上空进行了两次飞越,然后执行了几次触舰复飞操作,这基本上是中止的着陆,即飞机在航母甲板上着陆后再次起飞。这是飞行员在练习着陆进近时常用的典型训练科目。在航母操作中,触舰复飞操作更为重要,因为如果飞行员在着陆时错过航母甲板上的阻拦索(尽管这技术上称为“阻拦索未挂住”而不是“触舰复飞”),他们必须迅速再次起飞。

然而,最初的两次飞越并非只是做样子,这也许是这段视频中最有趣的部分。在X-47B不着陆的两次进近中,它基本上是在练习其着陆进近以及“复飞”——即由飞行甲板上的着舰指挥官或飞机本身决定着陆不安全。这可能是因为飞行甲板上出现了不安全的情况(例如,有人或车辆闯入着陆区域),或者是因为X-47B的飞行计算机检测到飞机下滑道或进近角度有异常。

换句话说,前两次飞越是在测试航母和飞机通过它们共享的超高速数据链进行通信的能力——这确实是该系统的关键。而触舰复飞的时刻则展示了系统的出色工作,将X-47B送上甲板,然后又将其送往空中。海军仍在马里兰州切萨皮克湾附近帕塔克森特河海军航空站的陆基航母模拟器上对X-47B的尾钩和着陆能力进行认证(“乔治·H·W·布什”号航母正在弗吉尼亚/马里兰海岸某处未公开的坐标附近航行,以便飞机能在两者之间飞行),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旦获准,它在完成航母着陆及其任务方面应该不会有任何问题。

美国海军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