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偷袭珍珠港背后的秘密武器

今天是日本袭击珍珠港的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1966年的这一天,《大众科学》发表了一篇关于日本人如何设计了如此成功的袭击——以及他们后来为此付出了什么代价的文章。
《大众科学》档案

今天标志着珍珠港事件发生71周年,这次袭击将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次袭击是毁灭性的。超过2400人死亡,1000多人受伤。从军事科学的冷酷角度来看,它也是一次极其成功的袭击。

《大众科学》档案

至少一开始是这样。1966年12月的《大众科学》文章《袭击珍珠港的秘密武器》列举了日本成功的两个主要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其浅水航空鱼雷和舰队躲避侦察的能力。

珍珠港的水太浅,无法使用常规鱼雷;它们会直接下沉并卡在海底。因此,在袭击前几个月,日本设计师制造了带鳍的鱼雷,它们可以像“杂技演员在浅水区高台跳水”一样做出动作。

到1941年秋天,他们已经完善了这种武器。现在他们要做的就是将其运送到美国海军基地。日本舰队在1941年11月开始的夏威夷航行中成功地保持了不被发现。以下是它们如何做到的:

舰队冒着大风、巨浪和浓雾,选择了远北航线,避开了岛屿基地的美国巡逻机和偏远的航运线路。如果遇到美国商船,命令是明确而残酷的——立即击沉,以防其发出无线电警报。然而,事后发现,只有一艘日本船只被发现了。

《大众科学》档案

尽管珍珠港对日本人来说是一场胜利——这是他们技术实力和残酷军事战术的胜利——但战争对他们来说,结局当然并不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他们的大部分战列舰都被击沉了。这次袭击的总策划者山本海军上将在1943年死于一架被美国飞行员击落的飞机。下令袭击的独裁者东条英机于1948年因战争罪被绞死。

最终,珍珠港是日本军阀在宏大战略上的致命失误。其后果注定了他们征服的计划——相反,一支征服的军队第一次踏上了日本的土地。历史学家塞缪尔·艾略特·莫里森说,在现代,从未有侵略者以如此辉煌的胜利开始一场战争,纵观历史,也从未有人为他们蓄意的背叛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

阅读更多内容,请参阅1966年12月刊《袭击珍珠港的秘密武器》。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