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华盛顿特区,这里有许多权势人物和需要保护的珍贵场所,警察拥有大量高科技工具。但其中一种工具——自动车牌识别器,可能会演变成 远不止是预防犯罪的设备。特区警方维护着全国最密集的车牌识别器网络,并保留三年的车牌位置数据库——这意味着他们可以随时追踪每个人的汽车在哪里,无论是在杂货店、弹药商店还是计划生育诊所。
正如 《华盛顿邮报》的一篇专题报道所指出的,这在抓捕罪犯方面很有用。在一桩去年 scheduled for trial 的谋杀案中,警方利用车牌识别器迅速追踪到嫌疑人,因为有目击者记下了他的车牌号。但其他用途呢?该数据库可以追踪普通公民的全部行踪,而这并不总是政府该管的事。那么第三方呢?他们是否有可能访问该数据库?正如《邮报》所指出的,关于这些可能性的讨论仍然严重不足。
据《邮报》报道,该系统在特区及其郊区安装了250多个摄像头,每分钟捕捉1800张图像并将其下载到档案库中。正如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指出的那样,每平方英里拥有的车牌识别器数量超过一个。特区保留图像的时间为三年,远长于大多数郊区,它们的时间从两年到几个月不等。
“现在已经很清楚,如果我们不限制这项技术的使用,它将代表着美国朝着建立一个监控社会迈出了重要一步,” 美国公民自由联盟在一份 声明中表示。
警方对于图像应存档多久以及具体如何处理存在分歧,但他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图像对于抓捕罪犯甚至预防犯罪很有用。《邮报》举例说,自动车牌识别(ALPR)可以用于夜总会识别参加者,这样,如果敌对帮派成员开车过来,警察就可以采取一些预防犯罪的行动,在事情变得糟糕之前派巡逻车前往现场。
《邮报》的文章没有涉及的是,这项技术可以如何与其他监控技术结合使用,例如空中无人机或GPS。在澳大利亚,警方官员已经讨论过将同样能识别车牌的测速摄像头设备与空中监控网络配对,以追踪感兴趣的车辆。在本国,GPS设备本月早些时候提交给了美国最高法院,法院听取了关于警察在没有搜查令的情况下秘密使用GPS设备的口头辩论。
数据库安全是另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有人入侵该档案并利用其追踪个人的私生活会怎样?虽然使用公共街道可能没有隐私预期,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人的生活应该能够基于他们的行车轨迹而被拼凑起来。
特区警察局情报融合部门执行董事汤姆·威尔金斯(Tom Wilkins)告诉《邮报》,这项技术仍处于新兴阶段,因此其使用指南也同样如此。“尽管我们已经拥有这项工具五年了,但随着它变得越来越明显、被广泛使用并越来越依赖,人们将开始对其进行审视,”他说。
点击 《华盛顿邮报》 阅读完整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