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探秘:一把厨师刀是如何制造的

《大众科学》前往德国,见证制造业的尖端工艺

上周,我参观了德国的“刀具之城”索林根,那里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制造刀具、剑等。在品尝啤酒、享用香肠之余,我应双立人(Zwilling J.A. Henckels)工厂的盛情邀请,参观了他们生产刀具的半自动化生产线。

原材料以巨大的钢板卷的形式运入工厂,每块钢板的厚度相当于一把刀。钢板被切割成独立的刀坯,注定要成为一把把独立的刀。从刀坯从钢卷上取下,到成为一把成品刀,大约需要三周时间。

在令人眼花缭乱的工厂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一个巨大的冲压机切割并堆叠刀坯,这些刀坯由公司秘密调配的不锈钢“特制配方钢”制成。刀坯被运往另一栋楼,在那里,工厂的90多个工业机器人手臂中的第一台开始工作。

在经典设计中,刀在刀刃与刀柄相接处会有一个加厚的部位(也称为刀肩)。这首先是通过加热刀坯中部,然后将金属的两端挤压在一起形成的,使熔化的中部鼓起并变宽,这个过程我的联系人指出称为镦锻。接下来,一台锻锤对刀肩进行塑形,然后刀坯被快速切割成即将成为的刀的粗糙形状。

之后,它将经过一系列冷却、过冷和热回火处理,赋予其耐腐蚀性和韧性。据我所知,这是特种钢材的优点之一——它以非常可预测的方式加热和冷却,使工厂可以使用更精确的温度而不是温度范围。

回火后,任何因加热而产生的刀刃变形或扭曲都会被一名技术娴熟的工人用锤子敲平。他逐一拿起并检查每一把刀,然后用小锤子精确地敲击,使任何需要压平的部分变得平整。

刀随后被移交给另一系列机器人,它们使用砂轮将厚实的刀坯打磨成刀刃的锥形轮廓。不过这只是大致形状——精细打磨和开刃,以及安装刀柄,仍然由工厂的工人负责。他们穿着蓬松的灰色连体服,散发出一种对自己工作极其精通的自信,而且很可能源自世代相传的制刀世家。木质刀柄被粘合到刀柄的柄脚上,然后铆接牢固;塑料刀柄则是通过加热柄脚并将其插入预制好的刀柄中,直接熔合上去。刀柄的边缘由机器人打磨光滑。

最后,刀被清洁干净,然后送往质量检测女士的审视。如果没有发现任何缺陷——那里有一个巨大的图片手册,展示了各种可能的缺陷——它就会被打包,最终进入某个家庭的厨房。

查看双立人制刀过程的分步图库

Paul Adams
Paul Adams
Paul Adams
Paul Adams
摘自《双立人刀具技能全书》
Paul Adams
Paul Adams
Paul Adams
Paul Adams
Paul Adams
Paul Adams
Paul Adams
Paul Adams
Paul Adams
Paul Adams
Paul Adams
Paul Adams
Paul Adams
Paul Adams
Paul Adams
Paul Adams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