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来自美国宇航局资助的研究团队的一项似乎非常重大的新闻中,科学家们发现了DNA的一些基本组成部分——包括构成我们遗传密码的四种核碱基中的两种——存在于陨石中,并且它们是在太空中形成的,这为一种观点提供了可信度:生命并非本土起源,而是在地球早期生命形成过程中,由小行星、陨石或彗星播撒到地球上的。
这当然是一个重大的消息,因为如果生命的构成成分来自外部来源,那么宇宙中其他地方也存在同样情况的可能性一直存在——而且可能发生了很多次。
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从陨石中提取DNA片段,但一直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这些生物分子碎片是外星物体本身固有的,而不是物体撞击地球时发生的地球污染。因此,尽管DNA存在于外星物体上的想法之前就被提出过,但这是我们第一次获得支持这一观点的真正证据。
该观点的核心并非这些基本组成部分仅仅是陨石的“乘客”,而是小行星和彗星内部的化学反应实际上能够制造出生物学必需的基本组成部分。对陨石样本及其发现环境进行的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似乎证实了这一点。
以下是研究结果的基本要点:液相色谱和质谱分析分离并分析了样品的组成部分,发现了腺嘌呤和鸟嘌呤,这是构成我们细胞指令(告诉我们的细胞做什么)的双螺旋的两种成分。他们还发现了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它们不构成DNA,但用于其他生物功能。
但更有趣的是,研究人员发现了三种与核碱基相关的分子:嘌呤、2,6-二氨基嘌呤和6,8-二氨基嘌呤。后两种在生物学中很少使用,但它们类似于核碱基——是相同的核心分子,但结构上略有不同。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陨石是地球污染的,那么它们就不会出现在那里(因为它们在生物学中不使用)。但如果外星物体内部的化学过程真的在产生生命起源前的物质,那么你就会期望看到各种各样的核碱基——既有用于生物学的,也有其他非生物学的。
此外,对发现陨石的南极冰和澳大利亚土壤的分析表明,这两种核碱基以及次黄嘌呤和黄嘌呤的含量明显较低。如果存在地球污染,人们可以预期陨石样本中含有等量(或更少)的分子,而不是更多。
这是一个相当令人信服的案例,尽管它将经历更多的科学审查。如果彗星和小行星真的在制造生命的成分,这无疑改变了我们对宇宙中生命的认识,以及其他天体可能孕育自身生物系统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