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过去一年里,稀土元素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引起了很多担忧,也引发了几场紧张的国际争执。但一项日本的发现可能会让这些贵重矿物不再那么稀有。那里的地质学家表示,他们在太平洋海底发现了巨量的集中稀土矿藏,总量可能高达1000亿吨——仅一平方英里的海底储量就足以满足全球近一半的年需求量。
稀土元素——如果你错过了去年高科技行业的恐慌以及中国短暂的非官方“禁运”对一些日本和西方产业造成的冲击——是一组金属,它们是包括电池、风力涡轮机等绿色技术以及下一代军事技术在内的多种尖端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它们也被广泛应用于对发达经济体至关重要的许多日常技术中,如智能手机和电脑显示器。
总之,世界需要稀土,而且随着发展中经济体的快速崛起,世界将需要更多稀土。目前,中国控制着全球97%的可利用供应量,这已成为紧张局势的根源,因为中国领导人为了保护国内产业而缩减了出口。因此,有数百亿吨未开发的稀土躺在国际水域的说法意义重大。
但这只是这个故事的众多角度之一。例如,我们如何获取这些矿物?日本研究人员命名的两个地点位于塔希提岛和夏威夷附近,水深在11,500到20,000英尺之间。太平洋地区已经开展了深海锰(以及铜和镍)的开采,因此其中一些技术可能适用,而石油和天然气勘探者正在开发的用于开采越来越深能源储量的硬件也可能适用。
接下来是环境问题。这些矿藏位于国际水域的事实可能会使任何海底采矿活动的监管复杂化,而且海底生态系统可能会因大规模的海底疏浚而受到干扰。
然后是海底稀土开采是否具有商业可行性的问题?获取这些海底矿藏可能成本高昂以至于被禁止。或者,这一发现可能导致发展出全套的海底采矿机器人。无论未来如何发展,眼下的影响是有限的:中国对稀土市场的控制力今天和昨天一样强大,而且在可预见的未来不太可能改变。
[BBC, New Scient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