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隐私担忧中,全国警察今年将推广面部识别 iPhone 技术

一项备受争议的面部识别技术(也是PopSci“2010年度最佳新产品”的获奖者)将于今年秋季在全国的警察局 推出,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感到高兴。移动罪犯识别系统(MORIS)使用增强的iPhone来拍摄面部照片、扫描指纹,甚至还能成像虹膜,然后搜索警方数据库以查找匹配的身份。可以理解的是,这引起了隐私和公民自由倡导者的强烈不满。

MORIS 设备安装在iPhone背面,使智能手机的厚度增加约1.75英寸。装备该工具的警察可以从大约五英尺外拍摄一个人的面部照片,或者从大约六英寸外扫描他的虹膜,然后无线将该数据传输到其他地方的执法数据库进行匹配。它还可以执行远程指纹匹配。

美国军方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已经部署了类似的生物识别技术,用于确认进入军事安全区平民的身份,并在检查站搜寻已知的叛乱分子。但在美国街头推广这项技术,让许多人担忧隐私和宪法问题。

这项技术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一般情况下,在公共场所拍摄任何人都是允许的,但当执法人员这样做——尤其是在将照片与犯罪数据库进行交叉引用时——这可能构成搜查,因此应该需要搜查令。

这是又一个技术发展已经远远超出现行法律的例子(你可能会认为本·富兰克林这样的人应该预见到移动面部识别软件的出现)。因此,虽然我们很想借鉴法律先例,但现在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先例。

尽管如此,BI2公司已与全国约40个机构达成协议,将于9月开始交付约1000台设备。从执法角度来看,警察似乎很喜欢这项技术。这项技术让他们能够迅速了解情况的真相。此外,为这项技术辩护,如果警察没有滥用个人权利,那么使用MORIS来滥用个人权利是很困难的。

在去年与BI2首席执行官Sean Mullin的采访中,他告诉PopSci,隐私团体和公民自由倡导者的担忧是完全合理的,但他认为这项技术符合法律规定。他说,面部识别技术需要近距离拍摄正面面部图像——换句话说,需要对方的同意。虹膜扫描几乎不可能在没有被扫描者配合的情况下完成,指纹扫描也是如此。此外,当警察无法确认嫌疑人身份时的替代方案通常是带回警局处理。MORIS简化了这一过程。

这是否足以让隐私权倡导者——以及法律——满意,还有待观察。现在法律如何对待这类技术,将为这项技术变得更强大——也许射程更远、更隐蔽、更具“老大哥”色彩——设定先例。

WSJ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