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聚变反应堆内部

热核聚变可能是满足能源需求的答案
Inside ITER
ITER 内部 格雷厄姆·默多克

冷聚变公布的失败可能玷污了该领域的声誉,但自1932年以来,物理学家们已经成功地通过热核聚变将原子核结合起来。如今,热核聚变的研究可能带来一种清洁能源,摆脱了裂变发电厂的弊端。聚变发电厂不会发生熔毁;它们不会产生长寿命、高放射性的废物;而且聚变燃料不易被武器化。

位于实现聚变发电努力前沿的是ITER,这是一个建造世界上最大的聚变反应堆的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的核心是一个托卡马克,一个环形容器,用于容纳聚变反应。在这个容器中,磁场约束着由氘和氚(两种氢的同位素)组成的等离子体,同时粒子束、无线电波和微波将其加热到2.7亿华氏度,这是维持聚变反应所需的高温。在反应过程中,氘和氚原子核聚变,产生氦和中子。在聚变发电厂中,这些高能中子会加热托卡马克内的称为“包层”的结构,然后利用这些热量驱动涡轮机发电。

ITER反应堆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托卡马克,功率为500兆瓦,与燃煤发电厂的输出功率大致相同。但ITER不会发电;它只是一个巨大的物理实验,尽管具有很高的潜在效益。仅35毫克(千分之三十五盎司)的氘-氚燃料就能产生相当于2,000加仑取暖油的能量。该项目的高级科学官员理查德·皮茨说,ITER的工艺是“固有安全的”。“它绝不可能像你在裂变世界中看到的——在切尔诺贝利或福岛——那样,这就是它如此有吸引力的地方。”

ITER的磁体产生的磁场强度至少是冰箱上磁体的1000倍。要完全实现托卡马克聚变的商业化,开发人员必须克服几个挑战。首先是氚的增殖问题;任何时候世界上大约只有50磅氚,因为它不是天然存在的,而且会迅速衰变。(氘不具有放射性,可以从水中提炼。)虽然ITER可能使用核电厂生产的氚,但一个全规模的聚变厂需要自己生产供应——聚变反应产生的中子可以用来将锂储存转化为氚。此外,物理学家还必须确定哪些材料最能承受聚变反应的副产物,这些副产物会磨损托卡马克的壁。最后,设备中的残余放射性将带来维护问题,因为人们无法在容器内安全工作。ITER的科学家们必须开发能够更换重达10吨部件的机器人。

ITER将于2019年在法国开始实验。如果实验成功,该项目产生的数据将有助于ITER团队设计DEMO,一个拟建的2000至4000兆瓦示范聚变发电厂,预计将在2040年建成。

_(点击上方图片获取更多信息。)

燃料

工程师将两种氢同位素——氘和氚——注入托卡马克,这是一个高功率的环形真空室。

等离子体

强大的电流加热氘和氚气体,使其电离,形成一圈等离子体,这是一团发光的带电粒子汤。

加热

无线电波、微波和高能氘粒子束加热等离子体。在高温下,氘和氚会聚变形成一个氦原子和一个中子。

约束

如果等离子体接触到托卡马克的壁,聚变反应就会终止。带电粒子被限制在由39个超导极向、环形和中心螺线管磁体产生的磁场中,这些磁体围绕着圆环的外部和内部。

衬里

容器内衬有1.5英尺厚的钢制包层,以保护托卡马克壁免受高能中子的影响。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布鲁克·博雷尔(Brooke Borel)是《大众科学》的特约编辑,她也为 Slate、Aeon 和 NOVA Next 等杂志撰稿。她的第一本书《受感染:臭虫如何侵入我们的卧室并占领世界》(Infested: How the Bed Bug Infiltrated Our Bedrooms and Took Over the World)于 2015 年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