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科学启发,吉尔莫·德尔·托罗的好莱坞怪物栩栩如生

德尔·托罗以“《国家地理》的方式”开始他的生物创作
PSC0611_SM_074

想想《地狱男爵2》中的植物怪物,或是《潘神的迷宫》中那只失明的爬行生物: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有着将奇异生物搬上银幕的绝妙才能。但无论他的想象多么怪诞,他总是以他所谓的“《国家地理》的方式”开始他的创作。从一个噩梦般的想法开始,然后从大自然中寻找细节。“他说道,“你想让这些生物足够奇特,能够激发想象力,但又足够真实,让人感觉它们是真实存在的。”

要做到这种平衡,需要研究生理学和进化论,并细致地运用雕塑、计算机建模和 3D 动画。例如:今年夏天惊悚片《鬼婴》中的 10 英寸高的同名小矮人,该片由德尔·托罗编剧和制片,将于 8 月 12 日上映。德尔·托罗知道这些夜行生物会爬过一座废弃维多利亚式豪宅的墙壁。但这些生物“实际上”会是什么样子?它们会如何移动?

Keith Thompson

在写完剧本后,德尔·托罗和几位设计师翻阅了杂志、书籍、自然纪录片和科学期刊寻找参考资料。东非的裸鼹鼠,一种几乎没有毛的穴居动物,启发了同名小矮人松弛、半透明的皮肤。被关节炎扭曲的人类骨骼启发了它们细长的四肢,它们的步态则模仿了猿猴。在某些情况下,德尔·托罗编造了进化史。他认为,经过无数代在黑暗中生活,同名小矮人需要夜视能力,并需要相应地保护眼睛免受偶尔的强光照射。他的设计师们设计出了“括约肌状”的眼窝,可以挤压出巨大的眼球,以及“包皮状”的眼睑来遮挡它们。

在德尔·托罗青睐的制作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格兰黛尔的 Spectral Motion,雕塑家 Mike Torres 用黏土塑造了影片中主角同名小矮人。有些电影人直接使用 CGI,但德尔·托罗更喜欢传统方法。“如果你要表现的是血肉、骨骼、下垂的组织和痘痕,你最好通过雕塑来呈现血肉的易碎性,”他说。Spectral 公司从黏土生物身上翻制了一个更耐用的聚氨酯树脂模型,然后对其进行扫描,创建了一个高分辨率的 3D 数字模型。

Matt Ullman/Spectral Motion

在澳大利亚的 CGI 公司 Iloura,技术设计师们将数字模型重新设计成了一个活生生的、爪牙锋利的生物。在德尔·托罗最初构思的基础上,团队在数字模型中重新安装了虚拟的骨骼和肌肉。这种结构,加上蜘蛛、蟑螂和其他令人不安的快速移动生物的影像,指导了同名小矮人的运动。

最后,Iloura 的技术总监使用定制的“着色器”来完善生物的外观,“着色器”是一种算法,它定义了光如何在像素级别上作用于给定的表面。例如,皮肤需要大量的次表面散射,因为光线会穿透各种半透明层,从绒毛到表皮再到静脉。经过数月的努力,这些生物终于准备好登上大银幕了。问题是,你是否准备好迎接它们。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