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年来一直在探索空间站技术,但直到本周,该国的目标才变得更加明确,主要是计划在某个模糊的未来日期将测试技术送入轨道。昨天,中国消除了对其空间站雄心的任何疑虑,公布了一项宏伟计划,将在未来十年内建造自己的轨道空间站。
目前称为“天宫”的空间站(中国官员正在向公众征集永久名称),重 66 吨,将支持三名宇航员,并设有供天文学、微重力和生物学实验的两个实验室。而且,取决于围绕国际空间站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它可能成为 2020 年之后十年中唯一在轨的空间站(国际空间站计划届时退役,但其寿命可能延长至 2028 年)。
天宫将像国际空间站一样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一个中心舱和两个科学实验室舱组成。中心舱长约 60 英尺,实验室舱各长约 50 英尺,整体最大直径约为 14 英尺。换句话说,它的大小远不及国际空间站,甚至也不及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
但这一想法本身就标志着地球轨道力量平衡的转变,因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减少其在轨道航天活动中的作用,转而专注于深空任务。中国在不到十年前才首次将人类送入轨道,并在三年前进行了首次太空行走。如今,资金充裕的中国正计划以极快的速度发展本土轨道空间技术。
速度有多快?“天宫一号”模块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发射,开始与无人航天器测试对接技术。之后将发射两艘载人航天器。“天宫二号”将紧随其后,展示支持三名宇航员停留 20 天的能力。“天宫三号”计划于 2015 年发射,将支持宇航员停留 40 天。到本十年末期中国开始建造实际空间站时,这三个测试模块将提供数据和技术,从而能够建造最终产品。
中国官员表示,他们欢迎国际交流,并计划使用与国际空间站兼容的交会对接硬件,这意味着外国航天器将能够对接“天宫”。换句话说,中国计划遵循太空开放的先例。
然而,中国开发的技术和提供的能力将使中国在太空领域处于一个强大的自主地位,这可能导致地缘政治紧张。一位 NASA 顾问称该项目是“一个强大的政治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