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机器人通过吹送编码空气涡流相互交流

非洲洞穴蟋蟀通过加压空气环进行交流,这类似于文中图示的烟圈。机器人可以利用相同的机制进行静默交流,而无需使用无线电或光信号。来源:Wikimedia

为了防止其通信被截获,机器人正在学习像洞穴中的昆虫一样进行交流。一位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借鉴了非洲洞穴蟋蟀的奇特的求偶叫声,使机器人能够通过高压空气环进行交流,从而确保其通信不被窃听。

这种蟋蟀——_Phaeophilacris spectrum_——不会通过摩擦翅膀来呼唤同类。这样做可能会将捕食者引向它的位置,而这可能会严重破坏非洲洞穴蟋蟀的浪漫追求。相反,它会反复向前甩动翅膀,产生微小的加压空气涡流。就像烟圈一样,这些空气爆发在它们的边缘产生低压区域,导致空气中形成甜甜圈状的环,可以传播相当远的距离。对于非洲洞穴蟋蟀来说,一连串这样的空气环就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表示雄性向雌性发出求偶信号:是时候交配了。

在机器人之间,这种通信可能同样静默,但更加复杂。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克莱顿市蒙纳什大学的一名工程师设计了一种方案,通过一个扬声器锥体将类似的加压空气环投射到一个30厘米外的机器人的压力传感器上。利用二进制代码,这两个机器人可以交换的不仅仅是性暗示;这两个机器人可以在四秒钟内交换和解码一个ASCII字符,而它们之间没有发出一丝声音或交换任何无线信号。

《新科学家》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