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漏斗”有望帮助未来火星任务识别外星生命的迹象

NASA/JPL-Caltech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研究人员借助于一丝兄弟会的创造力,为一种旧的太空探索仪器设计了一种新方法,可以使用“离子漏斗”吸入大量气化粒子并分析岩石成分,这一过程可以加快分析速度,减轻仪器负载,并提高发现生命迹象的可能性。

质谱法是太空探索中的一种传统技术——将于11月发射的“好奇号”火星车将配备质谱仪作为其科学设备的一部分——主要用于识别火星表面土壤和岩石的成分。通常,样本通过铲子或机械臂收集,放入一个特殊的腔室进行制备和气化,然后电离,以便原子物质可以被分离和识别。

然而,所有这些对土壤和岩石样本的处理都可能污染样本并导致实验失败。因此,JPL的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更少接触的质谱分析方法。他们在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开发的一种“离子漏斗”中找到了答案。

新系统可以在不将样本从表面移走的情况下对其进行分析。激光首先照射样本所在位置,产生离子和分子的羽流。然后,离子漏斗使用一系列逐渐缩小的导电环将离子引导到漏斗中,基本上将它们吸入质谱仪进行分析。

换句话说,火星车/仪器永远不必弄脏“手”,样本也永远不必被移动或触摸,从而获得更清洁、更纯净的样本进行分析。这种离子漏斗方案不仅简化了科学研究,而且还能减轻未来科学仪器阵列的重量和功耗,从而更容易——也许更重要的是——更便宜地将其发射到太空。

国际商业时报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