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的太空竞赛,轨道科学公司公布迷你航天飞机设计

Lewis Page

看来并非所有人都满足于让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的遗产随风远去。轨道科学公司(Orbital Sciences Corp.)已经加入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商业载人航天开发(CCDev)计划,提出了一种 翼式航天飞机概念,该概念非常让人联想到航天飞机设计,目的是将宇航员运送到国际空间站(ISS)并返回。

这种航天飞机设计与 SpaceX 以及波音(Boeing)和洛克希德(Lockheed)等其他大型承包商偏爱的胶囊式设计有所不同。这款未命名的航天飞机尺寸约为航天飞机的四分之一,没有像航天飞机那样的发动机,并且只能搭载四名乘员。与航天飞机一样,它将依靠火箭发射入轨(具体来说是增强版的 Atlas V 火箭)。它将通过后部的舱门与国际空间站对接,离开国际空间站后,它将滑翔降落到跑道上。

轨道科学公司认为,可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设计是往返国际空间站更经济、更安全的方式;其“混合升力体”(blended lifting body)设计允许它在重返大气层时从轨道轨迹上脱离,并将其着陆点放置在飞行员希望的位置。当然,胶囊则基本上按照其轨道轨迹冲入大气层,并依靠降落伞来缓冲“溅落”,以及由搜救队来定位和打捞宇航员。

胶囊和航天飞机各有优缺点,两者都没有完美的安保记录。但最终 NASA 将为下一代国际空间站任务选择哪种方式,将非常值得关注。一方面,胶囊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相对可靠;但在此期间,军事部门对一种具有“跨洋飞行能力”(cross range)——即航天飞机那种能够脱离轨道轨迹的能力——的飞行器表现出浓厚兴趣,可能出于战略目的。航天飞机从未用于军事,但如果这种考虑因素仍然在美国首次后冷战时期的载人航天器选择中发挥作用,那将是值得注意的。

其次,轨道科学公司不像 SpaceX 那样是独立、私营的“新太空”企业。它是一个由国防和航空业巨头组成的联合体:诺斯罗普(Northrop)将制造飞机,而火箭将由联合发射联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即波音和洛克希德)提供。

当然,首先轨道科学公司必须建造、发射并验证其航天飞机。SpaceX 已经拥有了显著的领先优势,它 已经成功发射 了其龙式载人飞船(Dragon crew capsule),并由其自有的猎鹰 9 号火箭(Falcon 9 rocket)回收,飞船完好无损。SpaceX 也没有浪费时间;该公司计划在仅第二次正式试飞时就与国际空间站对接,预计将在明年年中进行。如果之前没有,现在可以肯定地说,下一场太空竞赛已经全面展开。

轨道科学公司(Orbital Sciences Corp.)

[Register, WSJ]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