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捕获了首个系外行星的直接光谱

在寻找围绕其他恒星运行的生命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

围绕系外行星的搜寻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NASA最近报告称,其开普勒望远镜发现了五个遥远的行星体以及其他一些奇异天体——但由于我们与这些遥远天体之间的空间如此之大,研究人员往往难以确切了解他们看到的是什么。然而,通过密切关注一个距离地球约130光年的三行星系统,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科学家们捕获了第一颗围绕遥远恒星运行的行星的直接光谱——一种“化学指纹”。

研究小组使用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捕获了围绕一颗太阳质量约1.5倍的类太阳恒星运行的巨型系外行星的光谱。这些行星在2008年被另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但ESO团队对该系统感兴趣是因为它与我们自己的太阳系非常相似。

研究人员并未期望在那里发现生命,因为正在观测的这颗行星的尺寸大约是木星的十倍,且温度高达约800摄氏度。但通过长达五个多小时的超长曝光,甚大望远镜的NACO红外仪器得以穿透附近恒星的强光,首次直接捕获了这颗行星的光谱。

那么研究人员发现了什么?不出所料,他们也并不确定。行星光谱提供了关于行星大气层化学成分的信息,理论上这应该能提供关于行星形成方式、表面状况以及是否存在生命等方面的见解。然而,这颗特定行星的化学特征甚至挑战了科学家们提出的理论模型,他们原以为自己知道我们看到的是什么。这再次有力地提醒我们,我们对宇宙的了解知之甚少——还有多少未知等待我们去发现。

研究人员现已将注意力转向该系统中的另外两颗行星,并希望在未来几个月内首次比较同一系统中三颗行星的光谱。

ESO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